越鞠丸加减治慢性结肠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慢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慢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为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一便意一排便一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他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研究表明,精神障碍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随之出现肠道运动亢进、肌肉痉挛、血管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最终导致肠壁炎症及溃疡形成。

本病属于中医“气泄”或“气泻”的范畴。病因无外乎是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失调,与情志失调有重要关系,有些患者的腹泻多因情志抑郁、精神紧张而复发或加重,因怒则伤肝,思则伤脾,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而出现腹泻。因此调畅情志,理气解郁可作为治疗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

【病案举例】

王某,女,32岁,工人。患慢性腹泻10余年,每日2~3次,泻出物夹有白色或少量红色黏冻,便前常腹痛不适,便后痛稍安而便意仍在。曾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之肠管黏膜充血,局部见出血点、陈旧性瘀斑及糜烂疮面病理切片示:炎性样改变。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经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未得痊愈。来诊时症见面容消瘦萎黄(Hb95g/L),胸胁胀满,嗳气频作,小腹隐痛,大便溏泄,脉细滑。

询知平素多愁善感。四诊合参,辨为气郁日久,肝木犯脾,中焦气机升降失度所致之气泄。治拟疏肝理气,化湿导滞,兼清郁火。方选越鞠丸加味:制香附20g,苍术10g,川芎1g,神曲15g,陈皮10g,茯苓10g,木香5g,栀子10g,炙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并辅以心理疏导。服药后嗳气好转,但仍腹满纳呆,大便溏,白冻消失而少许红冻未除。治守原法,加消导摄敛之品。处方:制香附20g,苍术10g,川芎10g,神曲15g,茯苓10g,山药20g,砂仁3g(后下),诃子10g,地榆炭10g,栀子10g,川朴5g,炙甘草3g上方连服7剂,症状基本控制。为巩固疗效改予越鞠丸及参苓白术丸,早晚各服6g,徐徐缓图,随访迄今一直康健。29按:本例慢性结肠炎与患者长期气郁有关,属中医所称之“气泄”或“气泻”范畴。多因郁怒夹食,肝气犯脾所致。越鞠丸系《丹溪心法》方,由香附、苍术、川芎、神曲、炒栀子组成,功能行气解郁,常用于治疗气、血、痰、火、湿、食等郁结而致的消化系统疾病。常随症加味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收效良好。本例病久脾虚湿胜,故配伍茯苓、山药健脾渗湿,加砂仁、陈皮行气燥湿,诃子涩肠,地榆炭宽肠。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结合心理疏导,因而使十余年之沉疴得以康复。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