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加减治急性胃肠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本病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

等病症范畴。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临床应用】

范氏6用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胃肠炎112例。采用芳香化浊、温中止泻法。应用藿香正气汤

【加减】藿香12g,苍术、茯苓各15g,紫苏、厚朴、陈皮、半夏、桂枝、吴萸、砂仁、焦三仙各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一般3剂即愈。若恶寒重加白芷、发热重加黄芩或黄连口渴加葛根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病案举例】

高某,女,45岁,2001年4月5日初诊。慢性胃肠炎病史多年,感寒或过食寒凉不洁食物经常急性发作。诊见:发热恶寒,无汗,恶心呕吐,脘腹绞痛坠胀难忍,里急后重,大便泄泻,便稀如水,欲便不尽,欲蹲不起,舌质淡,苔白微厚腻,脉沉无力诊断:急性胃肠炎。证属:外感风寒,过食寒凉,湿滞脾胃。治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方用藿香正气汤加减,药用:藿香20g,白芷、紫苏、半夏、陈皮、白术、茯苓各15g,厚朴、大腹皮各10,香薷、木香、延胡索各15g,生姜3片,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1剂后症状明显缓解,汗出热退,便次大减,又服2剂后诸症皆愈

按:本例属素体脾胃虚寒,又感寒食凉,风寒外束,内伤湿滞,脾胃失和,升降失常所致。用藿香正气汤加减,重用藿香,具有表里双解,化湿辟秽,升清降浊,理气和中之功,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则寒热吐泻自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