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尿路感染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凡尿液通过的路程,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因感染大肠杆菌等细菌而发炎,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凡尿液通过的路程,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因感染大肠杆菌等细菌而发炎,称为尿路感染。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为下尿路感染,肾肾炎称为上尿路感染。好发于女性,尤以妊娠和产褥期发病率为最高。临床以小便次数明显增多排尿时急迫、疼痛、寒、发热、腰痛为特征。如反复感染,可变为慢性。

【临床应用】

陈氏以加味参苓白术散随症加减治疗尿路感染40例,男14例、女26例。其中慢性肾孟肾炎12例,慢性膀胱炎28例治疗予以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茯苓、白术、扁豆、莲子、石菖蒲、川草薢、怀牛膝、泽泻各10g,苡仁、山药各12g,益母草、车前草、蚤休各15g腰酸痛明显加桑寄生15g,续断12g;热甚加白花蛇舌草15g,黄柏10g,蒲公英12g;湿重加苍术、猪苓各10g,血瘀明显加丹参、赤芍各15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6周为1个疗程,用药1~2个疗程。慢性肾孟肾炎治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

慢性膀胱炎治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病案举例】

陈某,女,58岁,2001年6月23日初诊。3年前因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医院诊为尿路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时有反复,尤其是劳累后诱发或加重。诊见小便淋沥不尽,神疲乏为,伴腰酸痛,面色萎黄,大便时溏,舌淡、苔薄白,脉细缓。尿常规检查:白细胞7个,红细胞(+);中段尿培养有大肠埃希氏菌,菌落计数>105ml。西医诊断为慢性尿路感染,中医诊断为劳淋。证属脾肾两虚,湿热留恋治以健脾益肾,渗湿通淋,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处方:党参、茯苓、白术、扁豆、莲子、石菖蒲、川萆、怀牛膝、泽泻各10g,薏苡仁、山药、续断各12g,益母草、车前草、蚤休、桑寄生各15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服2周后症状减轻,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以上方去车前草、蚤休,加黄芪20g,黄精15g,续服4周,症状消失,复查尿白细胞阴性,尿菌培养阴性,随访半年无复发88

按:慢性尿路感染属中医“劳淋”范畴,病位在脾肾,属虚实夹杂之证。因正气亏虚无力抗邪,湿热之邪留恋不去,导致病情迁延难愈。治疗当以健脾益肾、渗湿通淋。方用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渗显,加入石菖蒲、川萆以利湿化浊,蚤休清热解毒,泽泻、怀牛膝、车前草清热利湿通淋。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肾,渗湿通淋之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