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证,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生理性遗精是指未婚青年或婚后分居无性交的射精。一般2周或更长时间遗精一次,不引起身体任何不适。病理性遗精比较复,诸多病因均可引起。中医将精液自遗现象称遗精或失精。认为其病机是肾气不固、肾精不足而致肾虚不藏。病因可由劳心过度、妄想不遂造成相火偏亢。饮食不节,醇酒厚味积湿生热,湿热下注也是重要成因。
【病案举例】
简某,男,38岁,干部。于1993年8月初诊诉遗精已10余年之久,近来遗精频作,甚则入眠即遗。神疲乏力,纳少,口苦口干,大便溏,舌淡红,苔腻,脉弦缓,证属脾虚肝郁,治宜补脾疏肝,佐以封髓固涩,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4g,白术10g,茯苓15g,四逆散15g,青皮5g,黄柏10g,砂仁6g,芡实10g,枸杞15g,龙牡各24g(先煎),水煎服,日1剂,服1周遗精次数有所减少,诸症皆除,守上方,续服1个月而告捷。
按:遗精有梦遗、滑精不同,其证又有寒热虚实之别。虚证见于心气不足,心脾两伤,肾之阴阳两虚;实证见于湿热内蕴,湿热下注,肝郁化火。本例患者遗精频作,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为脾虚,口苦口干,脉弦为肝有郁热,综观脉证为脾虚肝郁之遗精。故以参苓白术散辅四逆散,则舒肝健脾,诸症悉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