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部、胸部或肺动脉的病变引起的一种心脏病,是由于肺部或胸部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致使肺循环的阻力增加和肺动脉压力升高所致的一种慢性心脏病,它的主要病变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的肥大与扩张。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的喘证、痰饮、心悸、肺胀等病的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六淫病邪反复侵袭,累伤肺气,痰饮留滞,气道不畅,日久血行受且,影响他脏,证多错综复杂。
【病案举例】
梅氏以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40例,年龄在52~82岁之间,平均年龄70.2岁,其中65岁以上占70%,病程15~20天。经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感染、利尿剂、强心剂等治疗,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症状减轻,体温恢复正常。临床表现为纳食不香、身倦乏力、腹胀、胸脘痞闷、面色萎黄、苔白腻、脉虚缓。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基本方: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淮山药10g,扁豆10g,薏苡仁10g,砂仁3g,桔梗3g,甘草6g,每日1剂,煎煮2次,约250ml,分多次徐徐服下。加减:胸闷纳呆,舌苔白腻明显偏湿困者,加藿香、佩兰、苍术;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偏脾胃气滞者加陈皮、佛手、香椽;面黄食少、身倦乏力,偏脾胃气虚者加黄芪、黄精、谷芽。结果:40例患者经中药治疗后,显效8例(20%),有效28例(70%),无效4例(20%)。
张氏13应用本方加减治疗肺心病缓解期78例,处方:党参、茯苓、山药、白术、扁豆、莲肉、薏苡仁、陈皮各10g,炙甘草、桔梗、砂仁(后下)各6g,水煎服,每日1剂。舌紫暗者加丹参;痰黄黏者加鱼腥草;心悸水肿者加苦参、葶苈子;腰酸肢冷加仙灵脾、附子,1个月为1个疗程,证情好转改汤为散,长期服用。结果:显效(咳、喘、痰、悸、肿胀等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颈反流征为阴,肝缩小3cm以上,两肺啰音及下肢浮肿消失,病情稳定,生活自理,并至少一个冬季以上未复发)34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急性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病情稳定)31例;无效(以上各项指标无改善或为恶化,甚至死亡)13例;总有效率83.3%,病死率5.1%。疗程最短1个月,最长为2年,平均为3.1个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