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常见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属于中医学“真心痛”、“厥心痛”范畴,乃瘀阻脉络、心窍所致,气虚是促成血瘀的条件,故气虚血瘀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机,治疗首当益气活血化瘀。应用补阳还五汤加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着。
【临床应用】
郑氏等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辨证加减:疼痛较剧者加瓜蒌皮、延胡索;低血压者加人参、桂枝、熟附子;心力衰竭者加人参、茯苓、泽泻;心动过速者加炙甘草、黄精;心动过缓者加熟附子、肉桂。临床观察病例59例,疗效显着。
【病案举例】
郑氏临床观察:一般资料:59例系住院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血清酶学特异变化、清肌钙蛋或肌钙蛋白测定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项中具2项即可确诊)。其中前壁心肌梗死32例,非前壁心肌梗死27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和西医组(29例)。两组男性分别为24例、22例,女性分别为6例、7例:前壁心肌梗死分别为18例、12例,非前壁心肌梗死分别为12例、17例。治疗前有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症者两组分别为4例、2例,2例、1例,4例、5例,4例、3例。治疗方法:西医组:人院后绝对卧床体息,吸氧,连续心电监护1周,应用安定和吗啡镇静止痛,随即用微泵泵入硝酸甘油10~20μg/min维持1周:以后改服莫诺美地片50mg,每日1次,常规应用卡托普利片和来适可片,心功能稳定者给予美托洛尔片。溶栓疗法:①即刻口服阿司匹林片0.3g,以后每日0.3g,5天后改服100mg长期服用。
②尿激酶150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30min内静脉点滴。③尿激酶滴完后12h皮下注射肝素750U,每12h1次,持续5天。低血压或休克时补充血容量。中西医结合组:入院后立即服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当归尾10g,赤芍10g,地龙6g,川芎10g,红花6g,桃仁6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早晚各服1次。疼痛较剧者加瓜蒌皮、延胡索;低血压者加人参桂枝、熟附子;心力衰竭者加人参、茯苓、泽泻;心动过速者加炙甘草、黄精;心动过缓者加熟附子、肉桂。其他治疗与西医组相同,疗程均4周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30例,近期临床治愈21例(70.00%),好转7例(23.33%),死亡2例(6.67%);西医组29例,近期临床治愈14例(48.28%),好转9例(31.03%),死亡6例(20.69%)。两组治愈好转率、死亡率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
按:本观察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近期治愈好转率优于西医组,死亡率低于西医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心力衰竭、梗死范围扩大和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在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分别为2例、5例,2例、5例,1例、3例,0例、2例,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提示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有益。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川芎行气活血;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养血活血,祛瘀通络;地龙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其病自有恢复之机。药理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有: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增加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区再灌注损伤,加快缺血区心肌恢复;明显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显着抑制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消退,对明显加快的心率有减慢,使之恢复至正常的作用;有正性肌力作用,可使猫离体乳头肌收缩振幅增加,并与药物浓度呈量-效关系;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可见,补阳还五汤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