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当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虚、血瘀”的范畴,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临床可分为气虚、血虚、瘀血3型,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依赖于水谷中的精微物质,经过脾胃的运化,肺气的宣发,营气的参与,注于心脉之中化生血液。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不外六淫、七情、饮食不节、房劳过甚、邪毒直中、伤及气血而发病,出现气虚、血虚、瘀血的证候《内经》曰:“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积损成劳”。现代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有3个方面,即造血干细胞缺乏,骨髓微环境损伤及免疫缺陷。
临床辨证时宜将其作为一个用药参考,属造血干细胞衰竭型为瘀血型,骨髓微环境损伤为气虚型,免疫缺陷为血虚型。临床上以瘀血型多见,用活血化瘀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现代研究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抑制抗体形成,调节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T细胞平衡的作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往往病程较长,久病多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补阳还五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临床应用】
李氏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随症加减红参、熟地等补气养血之品,疗效显着,对于扩展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有促进作用。
【病案举例】
李氏临床观察68例均为门诊病例,全部病例均经化验确诊。
其中35~45岁32例,45~55岁35例,55岁以上1例。男性51例,女性17例,发病史5年以内者51例,5年以上者17例。治疗方法:均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型:黄芪60g,当归12g,桃仁12g,赤芍12g,川芎10g,炙地龙12g,红参10g;水煎服,日1剂。血虚型:黄芪60g,当归15g,桃仁12g,赤芍2g,川芎10g,炙地龙12g,生地15g,熟地15g,水煎服,日1剂瘀血型:黄芪60g,当归12g,赤芍15g,红花15g,桃仁12g,川芎0g,炙地龙12g,三七粉6g,水煎服,日1剂。治疗效果: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2例服中药3个月显效,服6个月症状消失,验血正常,继服中药3个月,停药后3个月随访无复发;28例服中药6个月显效,服中药1年症状消失,验血正常,继服中药3个月,停药6个月后随访无复发;6例服中药1年显效,加服雄性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继服中药3个月痊愈,再服3个月巩固疗效;2例服中药3个月因个人不愿意继服中药,改用他法治疗。
按: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本方由补气药和活血化瘀药相配伍而成,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力量尤甚,气生则血也生,因此属气虚型者以补阳还五汤加红参,血虚型加生地、熟地临床上属瘀血型者多见,在原方的基础上冲入三七粉6g,加重活血化瘀的药物,瘀血去则新血生,有活血止血的功效。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对药物治疗有相当大的依赖性,需较长时间的治疗,当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后仍然需要治疗一个阶段,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和较长的生存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