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加减治坐骨神经痛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当归四逆汤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坐骨神经由腰5至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临床应用】

柴雁,戴宁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68例,取得较好效果。方药组成: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川芎、红花、鸡血藤、甘草。风胜加防风;寒重加制川乌;湿着加羌活;痛剧加乳没。

谢凯等2采用当归四逆汤加牛膝治疗坐骨神经痛86例。结果治愈54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35%王平义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31例,基本方:当归、牛膝、木通各15g,桂枝、白芍、乌梢蛇各10g,黄芪20g,乳香、没药、甘草各6g,细辛5g阳虚者加附子10g、肉桂6g,阴虚者加熟地、知母、黄柏各10g,挟湿者加苍术、蚕砂各10g。经治疗后痊愈18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周珍达4以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48例,寒盛加制草乌、制川乌各7g,湿盛加羌活、独活、苍术各10g。经治疗后痊愈31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2例。刘淦新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取得满意疗效。痛甚者加姜黄、威灵仙各12g;气虚者加黄芪20g;血虚者加川芎9g,鸡血藤30g;肾虚加桑寄生30g,杜仲12g;病程长加乌梢蛇20g;血瘀加黑老虎20g;阴虚者去桂枝、细辛,加玉竹12g,生地15g;湿热者去桂枝、细辛合三妙散。经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6例;无效4例。

【病案举例】

李某,女,32岁,农民。平素体弱,因劳累后受凉致腰、臀部疼痛连及左下肢后外侧,并窜痛至小腿及足趾10天,于1993年4月16日来诊。查体见左下肢略呈跛行步态,腰椎左侧凸,腰4、腰5椎间隙压痛,椎旁左侧压痛并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左侧30°,右侧80°,小腿前外侧皮肤痛觉减弱,趶趾背伸力弱,末稍皮温低,舌淡苔白,脉沉细。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左侧凸,4椎间隙略窄,生理曲度减小,CT扫描显示L4-间隙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内密度增高影,偏于左侧,硬膜囊受压变形,其前脂肪间隙消失。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备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表现,结合四诊所见,证属阳虚血亏,寒凝经脉,治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加牛膝。首服3剂症状明显减轻,守方继服3剂疗效更着,再服3剂痊愈。随访3年无复发。

按:本例血虚寒凝之坐骨神经痛,其主要症候是疼痛,其机制是“不荣”与“不通”两个方面。当归四逆汤中当归辛温为血中气药,能散内寒而补养阴血,故以为君。桂枝温经通络,细辛泄血分之寒,两药共散血中之邪,则血脉得通,温运气血之力更胜,为辅药。芍药、大枣、甘草调和营卫,营卫和则脉通也,又芍药与当归合而补血虚,甘草助芍药缓急,甘草、大枣之甘,益气健脾,既助归、芍补血,又助桂、辛通阳祛邪,共为佐药。通草能入血分而破阻塞,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为使药。更加活血祛瘀,走而能补,性善下行之牛膝引药入经,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自温,脉象自和。全方使阴血得充于脉体,阳气得行于四末,则“不荣”与“不通”的病机不复存在,疼痛的症候自消矣。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