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红斑狼疮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普济消毒饮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此病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在患者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红斑狼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中医学古籍中并无SLE相应病名,但认为本病主要是秦赋不足,体质虚弱加之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久病失养,以致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气滞血瘀,经络阻隔而致。精血亏虚是其本,外受邪毒侵扰为其标,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病案举例】

何某某,女,43岁,1991年2月9日初诊。患者5年前因高热入院治疗,住院期间出现肾功能损害,经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用激素、环磷酰胺等药治疗,症状消失而出院。1990年6月因双下肢肿胀而再次入本院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激素,症状基本控制。但于10天前,因着凉后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鼻血,继之出现尿少、头面及双下服浮肿,面部红斑明显加重,并伴有上腹部不适,恶心而再次入院治疗。查血常规:呈轻度贫血。尿常规:蛋白(+),白细胞(++)。血沉22mm/h,抗“0”825U。入院后经中西药治疗,病者头面及双下肢浮肿基本消退,仍见面部红斑,呈鲜红色,关节疼痛,发热不退。转请梁老诊治。就诊时症如上述,舌红、苔黄稍腻,脉细略数。此乃热毒炽盛,熏灼肌肤,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方用普、、

济消毒饮加味。处方:黄芩、玄参、板蓝根银花、蒲公英各15g,牛蒡子、柴胡、连翘、马勃、丹皮、青天葵、桔梗各12g,川黄连、僵蚕、升麻、薄荷、水牛角(先煎)各10g,陈皮、甘草各5g。服药7剂,热退,关节痛减轻,红斑渐隐退。近2天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舌红、脉细。前方加竹茹15g,并以花旗参、麦冬、竹茹各15g,法半夏10g,清水1碗炖4小时,睡前服。服中药2个多月,面部红斑消退,关节疼痛消失,但觉疲倦、乏力、失眠,舌淡红、苔薄,脉缓拟益气养阴,潜阳安神。处方:炒龟板、龙骨、牡蛎各30g,阿胶(烊化)、、、

石斛、山萸肉各12g,女贞子、早莲草、沙参、玉竹、生地、熟地、炒枣仁、白芍、麦冬各15g,知母、黄柏、甘草各10g。另:花旗参、山萸肉各12g,炒枣仁、白芍、丹参各15g,五味子5g,清水1碗炖服。

此后格守本方,病情日好,诸症皆退,恢复工作,至今健康良好。

按:系统性红斑狼疮究属中医何病,颇难对号入座。《金匾要略》

有“阳毒”一证,以“面赤、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为主症,不过“阳毒”虽有斑疹,但其病程以“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似属急性疾患,而本病一般病程较长,故不能套以“阳毒”论治。此外《金要略》又有“五劳虚极”(干血劳)一证,后人有认为此属“痨瘥”范畴。梁老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肝肾亏损,气阴两虚,正不胜邪,邪毒乘虚而入,导致热毒灼炽,津液耗伤,气血失和,脏腑亏虚而发为本病。早期多是热毒入血,血热炽盛而致发热不退,血热伤络而妄行,故见皮肤斑疹,鼻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后期多因热毒耗伤阴血而出现气阴不足之证。治宜益气养阴,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李某,女,49岁,1998年12月2日初诊。患者于1998年8月面部发现数处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有痒感。且斑片渐向周围蔓延,呈蝶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盘状红斑狼疮”,经用地塞米松及中药养阴清,,

热,补益肝肾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刻诊:患者面部肿胀,见蝶形红斑,边缘隆起,中间凹陷,表面附有鳞屑,头皮同样可见红斑及鳞屑,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滑,辨证为风毒内侵,阴虚血热。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祛风。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连9g,黄芩、连翘各12g,玄参、板蓝根各24g,桔梗、僵蚕、升麻各10g,生地、石斛各20g,全蝎(冲)、甘草各6g。水煎服,日1剂。头两煎混合分2次服,三煎加水1000ml,煎20分钟,外洗患处,日2次用药10剂,面部肿胀明显减轻,红斑开始消退,上方加减继服30剂,病症全部消失而愈,随访1年无复发。

按:循常规治疗“盘状红斑狼疮”以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之常法未效,而以普济消毒饮加减收功。方中黄连、黄芩清泄上焦之热毒;连翘、僵蚕宣泄疏散上焦之风热;玄参、板蓝根、桔梗加强芩连清热解毒之力;升麻引诸药上达头面;全蝎祛风解毒通络;生地、石斛滋阴凉血,以防苦寒之剂更伤阴液;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祛风解毒,滋阴清热,凉血之功。药证相符,故疗效显着。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