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属中医学“惊悸”和“怔忡”的范畴。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病案举例】
刘氏治疗病例,李某,女,52岁,1986年3月25日初诊。患者2年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心中动悸,惊惕不安,伴畏寒肢冷等症,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症见心悸、神疲、气短、自汗、畏寒,腰以下有冷感,面白而少泽,唇舌色淡,苔薄白,六脉沉弱而缓。诊为:心悸。方药:茯苓12g,红参(另煎)、炙甘草各10g,制附片30g(先煎),炮姜6g,水煎服。连服7剂,心悸消失,畏寒肢冷减轻。续服上药去茯苓,又服10剂,诸症消失,唇舌转淡红,脉转缓和,病遂愈。
按:此患者证属肾阳虚兼心气不足。治以温肾阳,益心气。故投以茯苓四逆汤治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