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加减治痹证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痹,即闭阻不通,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痹,即闭阻不通。痹证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病案举例】

李氏治疗病例,刘某,女,29岁,教师,1997年3月1日就诊。因第一胎足月顺产1个月后,外出受凉次日四肢麻木冷痛,脊背怕冷,每遇天气变化而加重,伴头昏,夜间少寐,记忆减退,他医均以养血祛风施治,服方药数剂,罔效。刻诊: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淡苔薄白,脉细涩。证属阳气不足,血虚不运,筋脉失于濡养。处方:附子100g(先煎1.5小时),干姜15g,龟甲10g(先煎),阿胶15g(烊化),黄芪30g,桂枝10g,当归15g,炙甘草10g,细辛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自述症状消失,告愈。两例患者均未见口唇麻木、心慌、气促等毒副作用。

按:产后血虚,外受风寒之邪,素禀阳气不足,阴虚则气血失之温煦,今以温阳散寒,养血祛风而见效。附子虽大辛、大热有毒,性烈力雄,但确有补火回阳,散寒止痛,温肾暖脾,外固卫阳止汗之功,且附子善入血分,有通行十二经之长,亦有劫奇营阴之弊故方中伍用龟甲具有利水滋阴,通阴助阳之功。附子久煎后毒副作用明显减少,且机体对毒副作用有一定耐药性。干姜、炙甘草助其附子助阳且有解毒之效。

如辨证准确,一切阳虚寒证,并根据舌、脉合诊,运用四逆汤加减时,附子用量可偏大,不可僵守经方旨意。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