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著不同。其中,慢性型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黏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本病属于中医“发斑”、“血证”范畴,病因:由于热毒炽盛,气不摄血,致使血液妄行;或可能为肝实脾虚,肝木凌土,脾不统血而引发该病。病情长久不愈会导致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中医治疗因其证型不同大致分为:清肝扶脾,滋阴降火,益气养血等。
【病案举例】
秦氏4等以左归丸加味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阴虚火旺型者46例,熟地黄30g,山茱萸、枸杞子、山药、花蕊石、仙鹤草各15g,菟丝子、川牛膝各10g,鹿角胶(烊)、龟板胶(烊)、紫草各9g.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强的松片,1mg/(kg·d),疗程4周,逐步减量连续观察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3%,对照组为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