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萎
阳萎是指男性有性欲要求,但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不能维持其硬度而射精,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症之阴茎完全不能勃起者称为完全性阳痿,阴茎虽能勃起但不具有性交需要的足够硬度者称为不完全性阳痿。引起阳痿的原因很多,一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夫妻间感情冷漠,或因某些原因产生紧张心情,可导致阳痿。如果性交次数过多,使勃起中枢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也可出现阳痿。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如阴茎勃起中枢发生异常。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肾、心、肺患严重疾病时,尤其是长期患病也可能会影响到性生理的精神控制。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
【临床应用】
樊氏对阳萎属肾阴亏虚型,症见阴茎能勃起,举而不坚,或历时短暂,伴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舌质红苔白,脉细,治以滋补肾阴,填精起痿,方选左归丸加减有效3。
【病案举例】
夏某,男,57岁,2000年3月30日来诊。患腰酸阳萎已2年,来诊时见精神萎软,头眩,腰及尾闾部酸楚舌苔薄,脉细缓。诊断为肾虚阳萎,治以益肾助阳,用左归丸加减,药用:鹿角片、生地、熟地各12g,菟丝子15g,巴戟肉、淫羊藿、炒川芎炒当归、仙茅各12g,山萸肉6g,怀牛膝12g,潞党参20g,干菖蒲12g,服药18剂应效,共服药32剂而症缓2。
按:《素问·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阳明虚则宗筋纵。”《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痿候》说:“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
在临床上,阳痿常伴见精神萎靡,腰膝软,脉细软无力,舌淡苔薄白。
中医辨证认为肾主藏精,肾气盛则精旺作强肾气衰则生殖能力减退,性功能发生障碍。正如《类证治裁》所言:“男子二八而精通,八八而精竭,阳密则固,精旺则强,伤于内则不起。”阳痿之证尤以肾阴肾阳两虚者居多。此患者亦为肾虚阳萎。治以滋水壮阳为法,用左归丸加巴戟肉、仙茅、淫羊藿、炒当归、炒川芎、潞党参、千菖蒲,滋肾水不忘壮肾阳,壮肾阳并能益肾水,阴阳并补,气血同调,使肾气渐充,则精旺作强也,药证相符,故能有效。临床一般服药15剂而应效,然后可根据个体情况可守法调理以善其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