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丸加减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左归丸加减治疗这种疾病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难治性血液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本病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治疗难度大,疗效低。西医无特效疗法。此病属中医“虚劳”、“髓劳”、“血枯”

和“血证”等范畴。治疗上宜补肾为本,兼益气活血,常用中药为鹿角胶,仙茅,仙灵脾,黄芪,生熟地,首乌,当归,肉苁蓉,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阿胶等。国内治疗慢性再障常用雄激素合并中医补肾法治疗。

【病案举例】

彭氏2等以左归丸与右归丸合方化裁,自组“二归补肾方”(补骨脂15g、熟附片7.5g、熟地15g、山药10g、山萸肉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鸡血藤15g、杜仲10g、黄芪15g、红参5g、丹参10g、鹿角胶15g、龟板胶15g、肉苁蓉10g等),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并设对照组15例,予以康力龙片2~4mg/次,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并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外周血象、骨髓象及临床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53.3%,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小板均有明显上升,而淋巴细胞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除血小板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淋巴细胞及骨髓象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王镜13等以中药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78例,分为肾阳虚型41例和肾阴虚型37例,发现肾阳虚型患者的骨髓增生度较肾阴虚型活跃。

肾阴虚型以左归丸为基本方,重加丹参50g;肾阳虚型以右归丸为基本方,重加丹参50g。治疗3个月。结果肾阳虚型患者总有效率为75.4%,显著高于肾阴虚型患者54.1%。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