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34岁
2008年4月7日初诊,睡眠不实八年余,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睡,多梦、心悸胆怯、心烦易怒、喜悲伤欲哭、生气后头胀痛、目赤、咽痛、手心黄,舌淡红苔黄厚,脉弦。辨证:肝郁血虚、心神不宁。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神。
处方:枣仁20g,川芎15g,茯苓15g,知母15g,炒麦芽30g,百合20g,生地10g,香附15g,栀子15g,神曲15g,首乌藤30g,柏子仁20g,党参15g,甘草10g。十四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
4月21日二诊,服药一周后,睡眠逐渐好转,其他症状减轻,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守法加减,调治三个月余,睡眠正常,能睡七小时左右,心情舒畅,诸症消失。
【按】此案患者睡眠不实、易醒、心悸胆怯提示心肝血虚、神魂失养,醒后难再睡,悲伤欲哭、心烦易怒、生气后头胀痛、目赤、咽痛等由肝郁化热、肝火上炎所致,辨证当为心肝血虚、肝郁化火、扰动心神,故苔黄厚,脉弦。方用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滋阴降火、收敛魂魄,川芎、香附、栀子、神曲又有越鞠丸之义疏肝解郁、泻火安神;百合、生地养心润肺除烦,首乌藤安神。调治三个月余,睡眠恢复正常。
一《中医心悟》
【按语】患者素喜悲伤欲哭、生气后头胀痛、心烦易怒、心悸胆怯,肝郁日久化火扰神,胆怯血虚无以安神,致睡眠不实,眠浅易醒。此处用酸枣仁汤加味,取酸枣仁汤疏肝养血安神之功,同时仿越鞠丸之义更增强疏肝解郁之功,百合、首乌藤为应天人合一之意取其夜间收敛安神之功。诸药合之,药证相符,共奏良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