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根来
虚烦不寐,平素肝旺胆怯,今因痰热内扰,故夜间不寐。舌红、苔腻,脉细数而滑,亦胆热上升,蕴热蒸痰之证。宜清火豁痰,以温胆汤加味治之。
茯苓9g,姜半夏9g,炙甘草3g,陈皮3g,炒枳壳6g,淡竹茹9g,柴胡3g,天花粉9g。——《范文甫专辑》
【按语】《医方集解》曰:“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人不寐。”本案患者平素胆怯,神不归舍,舍空则痰饮乘虚袭入,痰热上扰,则失眠。
《张氏医通》云:“脉滑数有力不眠者,中有宿滞痰水。”本案见舌红、苔腻,脉细数而滑,可知痰热内蕴,当清热化痰,温胆汤主之,更加柴胡以疏肝,天花粉泻火消痰,药中病机,斯疾得愈。
方右
失眠多梦,心悸胆怯,善惊易恐,气短神疲,舌苔薄黄,脉沉而细,此心胆气虚者也。
酸枣仁24g,茯神9g,知母9g,川芎6g,清甘草3g,远志9g,党参9g。
【按】不寐之病因甚多,如思虑、忧郁、劳倦、忽怒、胃不和等,都能伤及诸脏,使精血内耗,气血互结,聚湿成痰,肝阳上亢,心胆气虚,心肾不交,神明扰乱,而致不寐。前案(方根来案)痰热内扰,故用温胆汤加味,豁痰泻火;后例(方右案)系心虚胆怯之证,则用《金匮要略》之酸枣仁汤加党参、远志,除虚烦而宁心神。——《范文甫专辑》
【按语】患者失眠多梦,平素胆怯善惊,气短神疲,脉沉而细,经脉症合参,乃心胆气虚之象。故用养心安神之酸枣仁汤,加益气之党参、安神之远志,契合病机,用之有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