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养生之家导读: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野菊花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常用别名】野山菊(《植物名实图考》),路边菊(《岭南采药志》),野黄菊(《江苏药用植物志》)。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

6.png

【产地与产地加工】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四川、广西、山东等省区。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历史沿革】清代有连根叶捣烂煎酒热服法(《汇纂》)。现行有净制(《规范》),蒸法(《常用》)。

【炮制方法】净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叶,筛去灰屑(《规范》)。

炮制

蒸制将本品在水中略洗,晾干水,放入蒸锅内蒸至上大汽。取出,晒至8成干或烘至

8成干。收回,放在通风处阴干。拣去梗叶,筛尽灰屑。也可以先拣去梗叶再人蒸锅内蒸,蒸后再晒干(《常用》)。

【成品性状】野菊花: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用法与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处方应付】处方写野菊花、野黄菊等均付生品。

【炮制作用】使药物净洁。

【化学成分】主含挥发油,多种黄酮及二萜类成分。挥发油中薁类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曾分得1-甲基-7-异丙基薁及八氢化薁类和甲撑六氢化薁类。其他挥发油成分有:侧柏酮、樟脑、龙脑、1,8-桉叶油素、2-蒎烯、桧烯、莰烯、异侧柏酮、马鞭草烯酮、顺-甲酸香芹醇等。多种黄酮包括刺槐素、木犀草素、檞皮素及刺槐素-7-鼠李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及槲皮素甙类。其二萜成分主要为野菊花内酯。近来从中分得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正二十八烷醇、胡萝卜甙、豚草素、山嵛酸甘油酯、棕榈酸及二个新的倍半萜,称为野菊花醇及野菊花三醇。

【贮藏与保管】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