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山黄菊、野菊。
【生长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基部呈匍匐状,上部直立,多分枝,被细柔毛。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长3~9厘米,宽1.5~5厘米,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背面绿白色,两面有毛。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金黄色。花、叶揉碎有浓烈香气。菊花花冠比野花大,白色或黄色。均于花初放时采收,阴于用。
【分布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低山脚下、溪边、路旁。
【药性功用】苦、辛,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菊花:辛、甘、苦,微寒。疏散风热,平肝明日,清热解毒。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野菊花15克,大青叶20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少许白糖调匀,代茶饮。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偏方二:
方剂:菊花30克,山楂30克,葛根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去渣,分3次服。
主治:酒精中毒。
偏方三:
方剂: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玄参15克,甘草3克。
用法:开水泡当茶饮。
主治:睡眠不足,虚火上炎。
偏方四:
方剂: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大青叶20克。
用法:冷水浸泡20分钟,煎2次,去渣。合并2次药液,分2次服。
主治:丹毒。
偏方五:
方剂:野菊花15克,紫花地丁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急性结膜炎(火眼)。
偏方六:
方剂:野菊花30克,鲜荷花30克,五味子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肺脓肿。
偏方七:
方剂:野菊花30克,金银花叶3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大叶性肺炎。
偏方八:
方剂:野菊花15克,青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高血压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