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养生之家导读:猪苓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分别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详解。

猪苓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猪苓9克,茯苓9克,泽泻9克,阿胶9克,滑石9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阿胶化人,分3次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功用】育阴润燥,清热利水。

【主治】水热互结。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加减】热淋,加萹蓄、瞿麦以清热通淋。血淋、血尿,加白茅根、大小蓟以凉血止血。偏阴虚者,加生地、天冬、麦冬滋阴清热。

【方论】本方原治伤寒之邪,传入阳明或少阳,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之证。水热相搏,不得气化,阴津不布,加之郁热伤阴故口渴欲饮;水热互结,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气上逆于肺,则为咳逆;中攻于胃则为呕逆;阴虚且邪热上扰,则心烦不寐。此时当利其小便以渗水湿,兼清热养阴之法治之。方以二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通淋;阿胶甘咸,滋阴润燥。五药合方,渗利与清热养阴并

进,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敛邪,使水气邪热清,阴液复,诸证自解。但总以渗利为主,清热养阴为辅。血淋而小便不利者,亦可用本方利水通淋,清热止血。方中阿胶为滋腻味厚之品,若水湿内滞而无阴虚征象者宜忌之。

【医论】本方为仲景滋阴利水名方。《医宗金鉴》吴谦曰:“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阳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瘀,亦润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

总之,本方为水热互结,内热伤阴,热与水相搏结,以致水气不化所致小便不利之证治。临床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等疾病。

【验案】

陈x,男,17岁。主因右下腹剧痛、小便不利就诊。X线腹平片诊断为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治疗3周未见好转。就诊时下腹部隐痛,腰痛明显,站立困难,小便频急,淋漓不畅。24小时尿量不到300毫升,面及下肢轻度浮肿,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细略数。证属膀胱气滞,水道不行,气滞血瘀日久化热伤阴,治以滋化源,利膀胱,佐以理气祛瘀不伤阴者,猪苓汤加减:猪苓10克,阿胶10克,滑石15克,川楝子15克,茯苓15克,琥珀6克,木通6克。2剂,小便较利,尿量增多,腰痛减轻,仍恶心加砂仁5克,竹茹10克,瞿麦15克,冬葵子15克。3剂后小便通畅,无其他不适,酌去通利药加补肾益气之药善后。

【研究】根据《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22~923,陈奇:经药理研究证实,猪苓汤具有:①利尿作用:本方用于实验小鼠,可增加尿量,但剂量过大不增加尿量;②对机体内水、电解质的影响:减轻肾功能不全时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调节细胞内外电解质浓度;③排石作用:滑石中的硅酸镁可增加草酸钙的溶解度,茯苓中的多糖能阻止草酸钙沉淀,可明显抑制结石的形成。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