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方组成】猪苓、阿胶各20g,泽泻、茯苓、滑石各15g,生地榆、生槐角各10g。
【随症加减】伴大便秘结或尿道灼热痛者加生大黄7g,薏苡仁15g;伴发热者加金银花15g;口渴甚者加天花粉20g,生地黄10g;腰部酸痛者加牛膝2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
【经典案例医案】临床治疗50例,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
【经验心符】消渴病机以阴虚为本,而淋证病机为湿热邪实。
阴虚加之湿热下注,虚实夹杂,如治疗上一味养阴,可能助湿;一味清热利湿又会加重阴液耗伤。故治疗本病必须二者兼顾,用方精当。在邪实阶段,以祛邪为主,治病防变。《伤寒论》云:“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少阴病,,。
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从方证条文分析,猪苓汤亦是治疗消渴合并淋证的首选最佳方药。本方养阴不助湿邪,清热利湿而不伤正,正与本病病机相符。随证加入生地榆、生槐角,同为治淋证要品:地榆生用,凉血清热力专,直入下焦,泄热而除疾;生槐角入肝经血分,可泄血分湿热。
【方剂出处】刘臣。猪苓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50例。湖北中医杂志,2005,27(4):4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