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桂枝人参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养生之家导读:《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那么伤寒论桂枝人参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诠释】太阳病,表证未解,理当继续解表以除外邪,其结果呢?不但不继续解表,反而屡用下法,下之则伤中阳,表邪内陷,出现协热下利,利下不止;邪滞中焦造成心下痞硬而表证依然不除.形成表里同病的证候。治疗当须解外挽提下利之邪,又当益气扶脾、消痞除满为法,桂枝人参汤主之。

【治法】温中解表,除痞止利。

【方药组成】桂枝4两(去皮),甘草4两(炙),白术3两,人参3两,干姜3两。

【服法与禁忌】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肉桂(桂枝后下),更煮取三升,去泽,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经方方论】本方为理中汤加桂枝而成,理中者,理中焦,寒伤中阳,心下痞硬,协热下利,寒伤肠腑,乃下法之过也。故取干姜白术温中散寒,人参甘草益中气而举陷下之利,配桂枝者,一是通阳散寒,协人参甘草益中气,升清阳。二是桂枝后下,取辛温发散之性以驱外邪,共取温里解表两全之效。

经方新用】

(1)桂枝人参汤加草蔻15克,青木香15克,佛手15克,治中虚里寒之慢性胃炎。

(2)脾虚肠寒下利不止,治宜桂枝人参汤加赤石脂20克,白扁豆30克,车前子30克(布包)。

(3)桂枝人参汤加茯苓40克,半夏15克,厚朴15克,猪苓20克,治疗胃寒停饮之痞满胀痛。

(4)冠心病心绞疼,属胃痛型者,性质为里虚中寒,阳气闭阻,治宜桂枝人参汤加附子12克,薤白30克,枳实18克,效佳。

【新用方义】

桂枝人参汤是表里两解之剂,由于太阳病表证未解,而又连续使用下法,不仅表不解,又出现下利不止,洞泻寒中,里虚气短,心下痞硬,外发寒热,宜投表里两解剂桂枝人参汤,从药物组成看,里证重而表证轻,故以多味温中益气止利药,佐桂枝解外而又升提下陷之邪,作为临床此等证型多见,不一定因误下而致利,亦有因饮食失宜,冷却胃肠而自下利,出现肠鸣腹胀,食不消化,心下痞满,又感身寒,此方加苏叶20克,槟榔10克,亦是非常适宜的方剂。若胃寒之中挟饮停水,频吐清水,胃部痞满胀痛者,当以桂枝人参汤加小半夏汤合五苓散,化饮行水以止吐逆。

若脾虚肠寒,下利不止,完谷不化,澄彻清冷,当配肉豆蔻10克,赤石脂15克,车前子30克(布包人煎),硫黄3克,元肉包裹,服药前用温开水送下,暖脾温肾,固肠止泻。

冠心病心绞痛,病位不在心前区,表现以胃痛显示,疼痛阵作,呕吐清水,手足欠温,额出冷汗,面白不荣,切脉沉迟涩滞,性质为里虚中寒,阳气闭阻,此时万不可以胃寒痛论之,独治其胃,当做心电图监之,如系此型桂枝人参汤加制附子15克,薤白30克,川芎10克,郁金12克,枳实15克,切不可忽略之,贻误病机。

【医案举例】

赵婴,8个月。患秋季腹泻,下利不止,质稀如水,蛋清样便,无臭味,身温低,肤冷,腹胀满,不欲食,精神萎靡,目陷少神,皮肤干瘪,舌淡体胖苔白,指纹气关,色淡沉滞。

辨证:肠寒水泻,别浊失职。

治法:温肠散寒,收涩止利。方药:桂枝人参汤加味。

组成:桂枝6克,甘草6克,白术7克,党参10克,干姜5克,制附子4克,炒扁豆15克,诃子肉8克,车前子15克(布包)。每日1剂,水煎余120毫升,一日分6次服完,每次服前加温。

复诊:共服药5剂利止,稀便成形,腹满消,精神振:有食欲,但不宜多食,以防食复。至于形体营养不良,当以米粥调之,尚待时日,以求康复。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