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用量】
黄连10g,黄芩、栀子、连翘、全当归、白芍各9g,薄荷、大黄(二味后下)、桔梗、甘草、木香、槟榔各6g。
【服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作用】
方中用芩连栀,连翘清热解毒,当归、白芍活血止痛,槟榔理气,大黄通便,桔梗升提,木香行气,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疮疡之病证。
本方具有抗菌、消炎、通便、退热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疮疡红肿掀痛,发热烦躁,大便秘涩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感染、乳腺炎、淋巴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证。而必须症见痈疡伴壮热、烦渴、腹胀、便秘、苔黄、脉数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眼睑脓肿(热毒炽盛型)治宜泻火解毒,通腑消肿。
以本方加减:生石膏(先煎)30g,金银花、连翘各15g,黄连、黄芩、栀子、大黄(后下)、天花粉各10g,甘草3g为主治方。
2.眼眶骨膜炎(风火邪毒型)治宜祛风、泻火、解毒。
以本方去木香、槟榔为主治方。
若肝郁化火者,加龙胆草15g,柴胡10g。或用柴胡清肝汤加减(生地、连翘各15g,天花粉、牛蒡子各12g,当归、赤芍、柴胡、黄芩、山栀子、防风、白芷各10g)。
【随证加减】
1.增强清热解毒之效力宜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草。
2.局部红肿、舌质红蜂加水牛角、赤芍、牡丹皮以清热凉血。
3.大黄用法如大便通利则停用。如无便秘,可不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