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其味甘、涩,性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能为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用于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外治湿疮痒疹、疮疡久溃。常规用量:煎汤,9~3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药理及作用功效】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抗惊厥作用与铜、锰元素含量有关;所含钙离子能促进血凝,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兴奋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尿崩症、佝偻病、内外痔、混合痔、精神分裂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小儿腹泻等疾病。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在加工龙骨粉时,引起过敏反应2例,表现为裸露部位皮肤发痒,出现红色疹子,局部浮肿等。
2.另有服龙骨煎剂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防范措施与禁忌】
1.有湿热、实邪者忌服。过敏体质或有心律不齐病史者慎服。
2.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与四环素类药同服时,易生成不溶解的螯合物减少吸收,增加胃肠道刺激。
3.严格掌握剂量,禁止超剂量应用。龙骨的用量不可超过30克。
4.询问有无过敏史,在使用龙骨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者,应停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5.需长期使用龙骨及其制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