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失眠症

养生之家导读:耳穴贴压结合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失眠症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1)耳穴贴压:①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②配穴:心脾两虚型:心、脾、胃;阴虚火旺型:肝肾、内分泌;肝郁化火型:肝、胆、心;痰热内扰型:脾、胃、三焦。③操作:将事先用酒精消毒好的王不留行粘在0.5cm0.5cm的医用胶布上,消毒耳廓,探测好随证所选穴位,并在穴区内最敏感处压上王不留行子,每穴按揉100次,频率2030次/分钟,力度以患者感到胀痛但能耐受为度,重按为泻,轻按为补,中等力度为平补平泻。按揉时患者要闭目养神并用心体会。每日3~5遍,第一遍由医者对证确定补泻手法,示范操作,使患者真正掌握。3~5天更换贴压另一侧。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2)根据我们的经验,人睡困难者,其上颈段的椎体往往发生异位改变,而睡后易醒者的椎体异位多发生在胸腰段。首先需对异位的椎体作出准确定位,然后进行短杠杆微调手法的操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上颈部:先以一指禅推法放松颈肩部,待其充分放松后进行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操作。上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患者坐于凳上,医者站于其背后,以一侧拇指顶住患者错位颈椎骨对侧后凸之关节突内下侧,另一侧手掌托住患者下颌支及颞枕骨下缘,医者托患者头颈部之手先将其向上提托,在对患者头颈施纵向拔伸力量下引导患者头颈向患侧旋转10°左右,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再突然加大头颈旋转幅度3°~5°,拇指同时向上外推关节突,即可整复。

以上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②胸腰部: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先以柔和的手法对患者的胸腰部进行放松,待其充分放松后再进行短杠杆微调手法的操作。患者头部自然下垂于床前,两上肢分开垂置于治疗床两侧,术者站于其旁,两臂交叉,先以一侧掌根豌豆骨按压患者错位椎体对侧之椎旁约在棘突外2cm处,另一手臂紧贴该手臂,掌根按压于下一椎体同侧椎旁相应部位,嘱患者缓慢呼吸,手掌逐渐在患者相应椎体旁向下按压,待其呼吸协调后,乘其呼气末期肌肉放松时加大掌根按压横突的力量,并向棘突中线扭转整复。以上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临床疗效

治疗30例,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痊愈率为53.3%。

42.png-sy

三治验点评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机较为复杂,但其总的病理变化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正如《灵枢》所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因此调和阴阳,镇静安神应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在运用耳穴治疗失眠症时非常重视辨证施治。心、脾、肝、肾经通过经络与耳廓相连,故耳穴取心、肝、脾、肾点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疏肝补肾作用;神门、皮质下、交感、神经衰弱点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耳穴治失眠,是通过耳穴的刺激,引起大脑网状系统的正常有序化激活和抑制,从而使病理性的睡眠状态向正常的生理性的睡眠转化。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任何一处出现异常均可影响到其他脏器。人身体各部分(五脏六腑及四肢等)通过三十一对脊神经和十二对脑神经与椎管内脊髓和头颅内的脑相连,当脊柱的任何病变影响到神经时,不但可以引起疼痛,也会引起内脏功能变化。如寰枕关节错位、寰枢关节半脱位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缺血而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耳鸣耳聋;颈椎小关节错位可引起头痛、失眠健忘、乏力昏沉、呃逆、咽喉痛;颈椎胸椎错位影响到交感神经可见无原因的咳嗽、胸闷气短、心绞痛、心律失常、胃肠及内分泌功能紊乱;腰骶椎关节紊乱除引起腰腿痛外,还可见腹胀、慢性腹泻、痛经、月经紊乱、尿失禁及子宫、卵巢或膀胱功能异常等。而这些症状的存在,往往会成为引发失眠的重要因素。脊椎病时,其邻近软组织的疼痛使脊椎力学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软组织发生变形,这种生物力学的不良变化使脊椎偏离了理想的垂直静止状态,因此其本体觉通路增加。由躯体感觉介导的传入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干扰增多,通过脊椎微调手法,可能减少这些本体通路,进而减少神经干扰,从而使某些脊柱源性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达到良好的失眠治疗效果。同时需要指出,失眠与个人生活规律、饮食、社会工作健康状况、心理等具有一定相关性,对于其他疾病的则需治疗原发病,对于因年龄、生理等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则需在多方面进行调节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