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1)中药疗法:加味奔豚汤,水煎服,每日3次。基本药物有:川楝子15g,黄芩12g,生葛根15g,半夏9g,生姜3g,当归15g,芍药18g,川芎12g,甘草10g。阴虚火旺者加黄连6g,柏子仁12g;心脾两虚者加白术12g,黄芪15g,远志18g;心胆气虚者加龙骨、牡蛎各30g,茯苓12g。(2)音乐疗法:
选用安神方,如古筝独奏《幽兰》《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
《江南好》《平沙落雁》。本方乐曲节奏缓慢,旋律柔绵婉转,曲调低吟悠然,清幽和谐,具有安神宁心、镇静除烦之功效。
每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睡前30分钟开始,采用多功能音疗机,患者用立体声耳机收听。(3)传统体育疗法:临睡前30分钟开始(与音乐疗法同时进行),做放松功,调节呼吸而入静,使呼吸达到深、长、匀,每次可练20~30分钟,并可做些暗示睡眠的意念活动,以排除杂念,如意念“我累了,该睡觉休息了”。重复默念,以至在不知不觉中人睡。(4)针灸推拿疗法:①针灸:取神门、三阴交、内关等穴。心脾两虚证,加心俞、脾俞、厥阴俞,针用补法,并可灸;阴虚火旺证,加肝俞、间使、太冲、太溪,针用平补平泻法;痰热证,加肺俞、丰隆、尺泽,针用平补平泻法。②推拿:先点按印堂穴半分钟后,用抹法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6次,按压眼眶周围,点压耳门、听会、翳风穴,揉耳前、耳后3~4次,抹前额10遍,点按百会,揉头部4~5遍,按拿风池穴、两侧肩井。心脾两虚,可按揉心俞、胃俞、肝俞;阴虚火旺,可横擦肾俞、命门穴,以透热为度,再擦两侧涌泉穴;痰热者,可按揉中脘、足三里、风池穴。
临床疗效
治疗44例,痊愈22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为95%。
治验点评
失眠症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这种疾病不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诱发更多的躯体和心理疾病。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遗传因素等,西医以睡眠药物治疗失眠症,但睡眠药物长期服用会有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和记忆力下降,部分睡眠药物还有抑制呼吸和乏力的不良反应。祖国医学中该病属于“奔豚”、“郁证”、“脏躁”、“不寐”范畴,奔豚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之《金匮要略》,方中当归、芍药、川芎和血调肝;黄苓、生葛根清热除烦;半夏、生姜降逆;川楝子止心烦;龙骨、牡蛎镇心安神;甘草甘润调中;黄连清火,柏子仁养心安神;白术、黄芪补气健脾,远志安神定志;茯苓补气益胆安神。《类证治裁·不寐》
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诸药合用则使气机调畅,阴阳平衡、精神内守疾病逐渐好转,转于痊愈。失眠症除药物治疗以外,精神治疗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要让患者了解一些睡眠卫生知识,消除失眠带来的恐惧,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要给患者提供正确合理的家庭社会支持,改善家庭和社会环境,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安慰精神,松弛情志,以促进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