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脾主运化,在食物的五味中对应“甜”,适当吃些甜味食物,可提高脾的运化功能。即便如此,在进食甜食时也应把握一个度,适可而止则有助于健康长寿,若一味贪吃,会在无形中慢慢损伤脾脏功能,久而久之便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脾胃受损的典型症状。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脾”并不是指单一的器官,而是以脾脏为主借助于经络分支与六腑把全身组织联系起来的一个系统,具有运化、统血等作用。倘若,脾的运化功能受损,再吃些难以消化的食物,血液就不能把精微之气及时运走。这些物质如果长时间聚集在脾胃里,且无法被机体代谢掉,就会形成痰湿。
饮食不规律也是促成痰湿体质的原因之一。记得有一次出门诊,一个小伙子,大概20多岁,面色发白、额头上的汗珠一颗颗清晰可见、双手用力地按着胃部,一看便知是胃痛。当我问及他的不适症状时,他疼得说不出话来,见状,我只得让护士为其肌肉注射了一些镇痛药物,过了好一会儿,小伙子的疼痛症状减轻了,坐在我面前跟我谈起了胃痛的原因。原来,他平时的饮食习惯非常不规律,早餐有时间时就吃一些,没时间就不吃;午饭则是根据工作需要不定点儿吃;晚饭也是经常处于交际应酬之中。再从他的体型上看,刚刚20多岁,“将军肚”就出来了,身体慢慢“发福”,这与他不良的饮食规律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我曾经说过,要想健康地快乐生活,就要做到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如果长期没有规律地进食、不加节制地胡吃海喝、经常暴饮暴食,再加上贪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久而久之,这些不易被机体消化掉的食物便会越积越多,也就是“痰”与“湿”越来越多,身体便会觉得沉重不堪,慢慢走向肥胖的行列。再从另一方面来看,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破坏了脾胃的正常功能,血液无法将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运送至身体各处,致使许多脏腑器官失去了营养的滋润,功能相应下降,身体便会出现疲劳乏力、饥饿的感觉。于是痰湿的人便陷入了“肥胖一疲劳一饥饿一过量饮食”这一恶性循环状态。
为此,我再次提醒读者朋友们,无论有多忙都不能忽视了一日三餐的重要性,必须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饮食原则。
彻底改善不定点儿进食、暴饮暴食、挑食等一切饮食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