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内涵(3)(3)

养生之家导读:养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现在人类关注生命、生存质量和自然寿命的意识越来越强,重视养生,促进健康长寿。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养生的内涵。

其实无论哪种治疗手段,都要建立在生命自愈的恢复功能之上。完整而有用的医学应该是在尽量不破坏身体自愈功能的基础上,研究身体致病的机理,将生理运动和意识活动两方面都结合起来,把身体作为一个统一、协调和平衡的有机整体,既解决局部和具体的病变,也解决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既解决生理结构和生理活动的症状,也解决在生命运行和功能上的问题,包括自身意识活动上产生的问题,特别是解决由平衡被破坏形成的失衡障碍。在治病时应该对生理和意识两个方面引发的病症都有足够的重视,将各种不同的方法全面和完整地加以考虑与运用,尽可能地做到准确、全面和有效,并尽可能地降低负面的影响。

由于我们的身体既有进化和运行的相同规律产生的共性,也有个体由于能力和状态差异形成的不同,治疗时需要能将两者进行综合处理,但现有的医学主要研究的却只是共性,如果没有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和探索,我们的治疗也无法做到真正完全有效。西医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将人体作为一个冰冷且无差别的对象和组织,治疗手段和药物大多都偏重共性,常用的治疗方法可能只对多数人起作用,而不能对所有人都起作用,少数人或许根本没有作用,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因为世上没有绝对一致的事物和现象,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人体的实际差异可能很大,这也就是导致有的病人产生出某些无法预计后果,以及一些医疗事故出现的原因。

中医对病人的实际则相对更重视一些,有时我们自己的某种病症只适合于某位医生开的药方就是这样的一种体现,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因为能针对病人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给出不同的药方,尽管这些大都只是源于自身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因此医学的发展及其对生命的贡献应是既重视相同的普遍性,又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在共同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实现真正的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人体的运转和生理活动必须在体液和一定的温度环境内进行,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健康与各种活动的保证和基础,这种温度和环境经过人体漫长进化和长期运行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支持各种生理活动的进行,变温动物则只能通过冬眠来解决体温下降带来的问题。恒温主要指用体表皮肤的温度反映的体温相对稳定,使适应这种温度条件的人体各种生理活动能有序进行,但实际上我们体内的温度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只不过这种变化相对缓慢、不易察觉。

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物质,以及各个器官和组织在相对较高的温度环境里,其感应作用会提高,功能和运行的有效性也相对较强,身体的潜能也更容易显现和发挥作用。在这种环境里下层意识的控制作用也最有效,表现为一是身体运行功能得到加强,二是生物电信号及传导途径的有序和顺畅,而温度的降低或过度变化,则会导致身体运行失衡,形成生病现象。

人体从出生到死亡伴随着发育和成长、成熟的过程,也就是体内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在孩童时期温度最高,人体才得以发育变化和成长,器官功能迅速提高,到壮年时虽然温度不及过去,但器官功能发育成熟,多种生理活动达到人体最高值,而随着人体进入老年,温度的下降导致各个组织和器官功能运行的下降,表现为身体虽然不断进行新老细胞更替,但由于运行和功能的有效性下降而出现衰老现象,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无法保证器官的有效运行就导致死亡。

养生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