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有单件和套件之分。参加重要会议或礼节性拜访、宴会、婚丧事等应穿套装,以示严肃、端庄。而一般性的娱乐、会友等活动,则根据个人爱好穿,可穿套装,也可穿单件。在实际生活中,一件西服可配上几件颜色不同的裤子,适当打扮一下。可以使您显得神态端庄、具有生气,有利于进行社会交往。这种不拘一格的穿法,很适应中老年人的穿着习惯。此外,西装钮扣的扣法也大有讲究。穿双排的西装,无论在哪种场合,一般都应把钮扣扣上,不然人家觉得您老而不健,不伦不类。双排六粒扣西装,最上面的两粒扣是样扣。单排两粒扣的只扣第一粒,第二:粒不扣,算样扣。意即摆样子而非实用。这样能充分显示出西装的腰身姿势。若全部扣上,就显得拘谨。也可全部不扣,以显轻便、自由洒脱。眼下,国际上就流行这种穿法。单排三粒扣,第一和第三粒是样扣,只能扣中间一粒或都不扣。单排一粒扣,可随便,扣或不扣。
虽然从仪表看。老年人身上那种令人羡慕、留恋的青春之美已逐渐逝去,但是老年人有自己特有的老成持重、端庄成熟的风度,如果能按上述配上整洁得体、色彩协调的穿着,这同样很美、很年轻、很洒脱。不过,领带系得不要过紧。外国学者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领带系得过紧,会影响视力。因为颈部血管和神经受压,会阻碍血液流通,影响视力。
中老年人在注重穿好西装的同时,还要注意勤换内衣。笔者经常观察有不少中老年人,只注意外表美,忽视经常换洗内衣,就会使身体受到影响。据有关专家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一个成年人每天从皮肤上脱落下来的皮屑大约有10克左右。加上皮肤上分泌的皮脂,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混杂在一起成为污垢,粘附在衣服的纤维间,如不及时清除,会使衣服酸化变黄。酸化的衣服不仅保温性能差,气味难闻,对皮肤还有刺激作用。有人测定,冬季的衣服10天不换,增重2%.所以,在注重穿好外表西服的同时,内衣至少每周应换洗一次。
穿好西服只掌握学问的50%,那1/2和掌握对其加强善后的保养。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穿西装不应固定着一套穿,应转换着穿,或是间隔着穿,让其有休息的机会,以免衣服质地变次。
二是,当您回家后,应及时把西装口袋内的物件取出,以防止口袋变形。
三是,西装表面的污尘应用较硬的毛刷清除,方法是由上而下的顺着刷。
四是,每周用衣架将西装吊在室外晾一个小时,使通风散气;衣料较厚的西装,还用藤拍轻拍,保持干净。
五是,穿皱了或久藏的西装可吊挂在有蒸气的塑料浴罩内,然后再挂在通风处晾干,使起皱的地方恢复平整,如同新烫的一样。
与西装衣料质地相同的中山装、两用衫,也可按此法保养。
除此之外,笔者向您简谈一下西装饰物的由来,从中可以知道有关的奥妙和乐趣。
花眼:西装左边的翻领上有一个靠色扣眼,而右侧的领子上都不钉相匹配的钮扣,许多人对此不理解。其实,它是用来扣住右侧领上的第一颗暗钮扣的,作防风沙和冬天保暖用。它的原型是"俏皮眼".早在十九世纪的欧洲,贵族子弟们为显示自己的洒脱风流,逗惹情人的欢悦,往往在自己的胸前戴朵小花,于是左领上的扣眼就成了鲜花插座。时至今日,许多年轻人,也有不少中老年人,仍在此扣眼上插小花、徽章之类点缀。
垫肩:垫肩是西装造型的重要辅料,人们说它"暗中作美事",因为包衬垫在内部不显露出来。最先使用垫肩的人据说是英王乔治一世。他相貌堂堂,但有点"柳肩",穿西装后缺乏男子汉风度。苦恼中他令人做了一副假肩缝于内衣上,使"柳肩",得以矫正。当西装热席卷英国伦敦时,服装师将乔治一世的办法移去,使垫肩与西装为伍,成为美谈。
领带:古代的西方人,特别是居住在深山老林的日耳曼人,他们靠狩猎谋生,披兽皮取暖御寒。为不使兽皮串结在脖子上,这是领带的原型。最原始的领带出现于十七世纪的欧洲,当年一队南斯拉夫克罗地亚骑兵队走在巴黎街头,士兵们的脖子上都系着五颜六色的布带藉以御寒。巴黎一些寻求刺激、追逐时髦的纨袴子弟,觉得这种打扮新异、帅气,争相效仿,一时在衬衣领上系带成风,这便是领带的身世。
领带打结:一六五O年的一天,法国一位大臣上朝言事,脖子上系了一条白绸巾,并打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结。法王路易十四见后大加赞赏,认为此领结较为高贵,下令凡尔赛的上流人物都得效仿。爱风流的路易十四演习了打结法,一时系领带(巾)打结附庸风雅的人骤增,并延续至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