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香松,香甘松。
【性味】辛、甘,温。
【作用功效】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气肿毒。
【药理作用】
1.中枢镇静作用甘松对蛙、兔有与缬草相似的镇静作用,而毒性较后者为强。甘松中有镇静作用的主要是白菖烯。匙叶甘松之挥发性物质亦有相似的镇静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其有机溶媒提取物对小鼠、大鼠、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镇静、升压作用。缬草酮在拮抗最大电休克方面的作用强于大仑丁及匙叶甘松挥发油,但对五甲烯四氮唑性惊厥则并无保护作用。
2.抗心律不齐作用缬草酮有抗心律不齐的作用,且为一较安全药物。对异位性室性节律(冠状动脉二期结扎术后的不麻醉犬)的抑制强于奎尼丁及甘松挥发油;而在损伤性心房扑动及乌头碱性心房颤动方面的抑制,则与奎尼丁相同。从匙叶甘松中提出的挥发油在多种心脏标本上,延长反拗期,减慢传导方面的作用弱于奎尼丁;对小鼠急性静脉注射的毒性,也较奎尼丁为小。对洋地黄引起的室性心律不齐无保护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在给豚鼠喷射组织胺的前后,应用匙叶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上(小肠、大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拮抗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痉挛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故对平滑肌可能有直接作用。临床上用治哮喘、咳嗽、腹泻、腹痛等可能与此作用有关。
4.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给家兔静脉注射甘松制剂,可使心率明显减慢,提高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缬草酮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腹腔注射甘松制剂可显著增强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
5.抗溃疡作用据报道,甘松提取物有抗溃疡作用,能抗菌消炎,舒张平滑肌而理气止痛,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促使溃疡愈合。
6.抑菌作用甘松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木霉、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研究证明,甘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性最强,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另报道,甘松提取物在1:80浓度时会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分离出的甘松过氧化物和异甘松过氧化物对恶性疟原虫有抗疟活性。
7.抗抑郁作用通过甘松对动物行为绝望的影响,发现甘松新酮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甘松新酮对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8.其他作用匙叶甘松挥发油有驱风及解痉作用,对皮肤黏膜无局部刺激性。甘松还有抑制胃肠道、抑制子宫的作用。另有报道,甘松还有调节血压、抗惊厥及细胞毒活性的抗癌作用。
【临床应用】
1.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甘松、香附、乌药、陈皮各6g,肉桂3g,麦芽15g,水煎服。
2.神经性胃痛甘松、香附、沉香各6g,水煎服。
3.脚气甘松、荷叶心、藁本各等份,煎汤外洗。
4.高脂血症复方甘松汤(甘松、青皮、香附、党参、山楂、制首乌、鸡血藤、生甘草),治疗高脂血症38例,痊愈26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
【毒副作用】气虚血热者忌服。挥发油小鼠静脉注射的毒性较奎尼丁低。乙醇提取物大剂量有毒,1.5~3.75g/kg可致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