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粳米治胃寒呕吐用法方法与经验

养生之家导读:甘松、粳米治胃寒呕吐可行气止痛,补脾健胃,用法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组成】甘松5克,粳米60克.

【制法】先煎甘松取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

将成时,加入甘松药汁,两沸即可.

【功效】行气止痛,补脾健胃.

【主治范围】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疼,食欲不振,胃寒呕吐.

【运用体会】甘松,异名"香松",为败酱科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甘松的根茎.主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而气香,故又名"甘松香",后世简称"甘松".现在,除四川主产外,甘肃、青海亦有产.人药以主根肥壮、条长、芳香味浓者为佳.

根据中医古书上记载,甘松专人脾胃经,性温无毒.《本草纲目》中说:"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人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汇言》称:"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其气芳香,人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还说:

"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根据临床实践,甘松的作用在于理气郁、醒脾胃、止疼痛,它可以"助胃液之不足增消化之机能,适用于胃痛、胸腹胀满、头痛,不思饮食.

甘松同米煮为稀粥,有一股香甜药味,对胃口不开、消化不良,脘腹疼痛的患者很为合适.清·章穆《饮食辩录·卷二》中记载,"甘松粥,研末入粥主胃寒作呕,脾气不运,又最能引胃气上升,令病人思食."尤其是对消化机能减退的中老年人以及病后虚弱的人来说,经常吃些甘松粥,对开胃口,助消化颇有益处.

另,应注意甘松含有挥发油,因此,不宜过煎久煮,发热的病人不宜选用.临床上发现,甘松还有抗心律不齐的作用,甘松的这一作用,对异位性室性节律的抑制,强于奎尼丁.其所含的缬草酮,在中枢神经镇静方面和抑制惊厥方面,都有一定功效.

相关内容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