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的配伍应用与禁忌_白鲜皮与什么药配对一起同用

养生之家导读:本品为芸香料植物白鲜Dictamm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那么白鲜皮与什么药配对一起同用?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下。

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干燥。

【处方用名】白鲜皮、北鲜皮、白蛇皮。

【饮片特征及鉴别】白鲜皮为圆形厚片。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类白色,切片乳白色。有羊膻气。味微苦。

性味归经及功能】本品味苦、微辛,性寒。归脾、胃、肺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

【用法用量】6~10g,水煎服。外用适量。脾胃虚寒者慎用。

【药理作用】白鲜皮水浸液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解毒作用;白鲜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的收缩作用,小剂量白鲜碱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本品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

【临床应用及配伍经验】1.湿疹,湿疮,皮肤瘙痒本品气味甚烈,能彻上彻下,走表达里,而具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尤常用于肌肤疹痒。若为肺经风热所致痒者,可与防风、知母、黄芩等同用,以疏风清热止痒;若为血虚风热郁滞肌腠而致痒者,宜与生地、赤芍、当归、蝉蜕等配伍,以养血祛风清热;若为湿热客于肌肤,湿疹红作痒,或糜烂淋漓者,可与苍术、黄柏、苦参等配伍;若为疥癣瘙痒者,宜与苦参、蛇床子等煎汤外洗,以祛风杀虫止痒。

2.黄疸,风湿痹痛,筋骨痿弱本品有清热燥湿之功,治湿热黄疸,可与茵陈、黄芩、栀子、大黄等配伍,以清热利湿退黄;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者,可与独活、苍术、威灵仙等同用,以祛风除湿止痛;若属湿热痹痛者,当与忍冬藤、防己等配伍,以清热祛湿通痹;若风痱筋骨无力,四肢缓弱者,须与防风、附子、人参、当归等同用。

【单味药方】1.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白鲜皮粉每次5g,每日2次。(辽宁医药,1977,(4):44)2.治慢性气管炎,白鲜皮6~9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7日为1疗程。(《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3.用于催经通经、避孕,白鲜根和种子,欧洲作为催经通经药,印度民间用来治疗闭经和作为避孕药,具体用法不详。(《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4.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5.治鼠瘘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常用药对】1.白鲜皮配茵陈蒿白鲜皮苦寒,功善清热利湿而退黄疸;茵陈蒿味苦性寒,清热利湿,以治阳黄为主,为利胆退黄之圣药。二药配伍,相须为用,清除肝胆湿热。治疗湿热内困之阳黄,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睡眠,口吐黏涎。

2.白鲜皮配独活白鲜皮苦寒,能祛风除湿通痹;独活辛散苦燥温通,主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痹止痛。二药合用,散风除湿,则营血灌注,肌肤润泽。治疗产后中风夹湿,留连不解,气血不通,肌肤麻木,痛痒不知。

3.白鲜皮配白蔹白鲜皮清热解毒之力强,并能止痒,白蔹能消肿敛疮生肌,二药合用,有解毒敛疮,生肌止痒之功。治疗湿热疮疡,痈肿疮毒,皮肤瘙痒,烧烫伤等。

4.白鲜皮配防风白鲜皮能清热,防风可发散解表,祛风。二药合用可发散解毒,清肺热而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5.白鲜皮配土茯苓白鲜皮能清热解毒,土茯苓长于除湿,利关节。二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利关节。治疗梅毒或因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名方应用】1.白鲜皮汤(《沈氏尊生书》):本方取其既能清热燥湿,又能利湿退黄之效,配伍茵陈利胆退黄,治疗湿热黄疸,尿赤等。

2.双白祛风汤(《中药临床应用》):白鲜皮咸人血,苦泄热,辛散风,寒除热,为风湿热淫疮科要药。本方用白鲜皮伍白蒺藜、乌梢蛇、防风以疏风止痒,燥湿解毒,伍生地黄、当归、甘草以补血行血,血行风自灭也,治慢性湿疹、荨麻疹等。

3.白鲜皮散(《证治准绳》):白鲜皮利九窍,通血脉,彻上彻下,故又用于眼科诸疾,本方用白鲜皮伍蔓荆子、菊花疏风明目,伍款冬花、车前子、柴胡、炒枳壳、黄芩、百合、炙甘草调理气机,清化温热,治外障视物不明者。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