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泄泻是指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者。主要责之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以致阴寒内生,不能上温脾阳,水湿下注,是以泄泻阳和汤温肾散寒化痰,恰对病机。
【病案举例】
刘某,女,41岁,已婚,1996年3月2日就诊。经行腹痛泄泻2年。近2年来,每次经至,腰酸痛大便清稀如水,日行3~5次,随经净而泻止。月经周期正常经色淡红,量中等、3~4天干净。经行时,面色萎黄,形寒体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肾虚火衰,脾失温煦,运化无力致成泄泻。守阳和汤加破故纸10g,煨肉果9g,炒白术9,熟附片6g,5剂,煎服,每日2次。嘱于经前3天开始服药,共周期性治疗3次而愈。
按:方中肉桂、炮姜加附片、破故纸温补肾阳,引火归原鹿角胶、煨肉果、白术补肾益精,健脾止泻。全方共奏固肾气、健脾气、化湿浊之功,泄泻自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