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属中医学“痹证”或“胸痹”范畴,症状为胸肋交界处肿痛、硬实,皮色不变,得热痛减,遇寒加剧本病多因患者气血虚弱,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再因抬举用力或闪挫损伤胸肋关节,寒湿乘虚侵入,瘀滞筋骨,或寒痰凝聚,脉络阻塞所致。
《素问·痹论篇》云:“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说明骨痹日久不愈,与肾阳虚弱密切相关。阳和汤具有温肾补血、行瘀通滞、散寒化痰之功,临床用之疗效满意。
【病案举例】
伍氏采用阳和汤加味治疗肋软骨炎14例,有外伤史或疼痛因情绪改变而加重者加柴胡、郁金、枳壳,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或受寒加重者加细辛、制川乌,每日1剂,疗程最短5天,最长21天。经上述方法治疗全部病例,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均达到临床治愈,取得满意效果。孙氏以本方加路路通、浙贝母、赤芍配合阳和解凝散外敷,治愈1例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患者。
【病案】
许某,女,40岁,农民,1994年11月8日就诊。右胸上方肿胀疼痛3个月,夜晚为甚,得热痛减,受寒加重,曾多方治疗效不显。查体:右胸第2胸肋关节处肿胀硬实,皮肤不红不热,局部按压痛,舌淡,苔白润,脉弦紧。X线胸片示:心肺肋骨未见异常。诊断为肋软骨炎。中医辨证乃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治宜温经散寒,化痹通络。处方:以阳和汤原方加薤白15g,丹参20g。进4剂,自觉患处肿痛稍减。二诊,方加细辛5g,以增加散寒之力,再进4剂,肿痛全消而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