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加减治单纯性甲状腺肿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单纯性甲状腺肿系由于碘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增生肥大,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单纯性甲状腺肿系由于碘摄入不足或代谢障碍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增生肥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皮色如常,无疼痛为主要症状,属中医“气瘿”范畴。临床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证属阳虚寒凝、痰瘀互结者,可以阳和汤化裁温阳化痰,活血散结。

【病案举例】

1.李某,男,62岁,1996年7月21日就诊患者发现颈部肿块4个月,除颈部有胀感不适外,未出现其他症状。查体:喉结右侧甲状腺处可触及3cm×4cm大小扁平包块,表面光滑,质中等,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B超示右侧甲状腺包块,以囊性为主(多发性)。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滑。考虑患者年逾花甲,肾阳不足,阴寒内生,寒凝痰伏瘀滞于甲状腺,故从阳虚痰凝、气滞痰阻着手,方用阳和汤加味。处方:鹿角胶10g,干姜5g,肉桂5g,白芥子12g,麻黄4g,熟地10g,山慈菇12g,术12g,甘草3g。服药1个月,症状减轻,肿块缩小为2cm×2.5cm。再服2个月,已触不到肿块,B超复查未发现肿块79

2.赵某,女,30岁,1983年5月24日就诊。右颈前肿块已半年余,曾在市内某医院做口服131甲状腺扫描,提示为凉结节;做A型超声波检查,提示为3cm×cm液性包块,诊断为甲状腺囊肿。因患者不愿手术,故求治中医。查体:右侧甲状腺部位有一鸽卵大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按之有囊性感,局部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舌暗红,苔白脉沉细。此乃血虚寒凝,痰浊阻滞,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药用:熟地30g,白芥子20g,鹿角胶(烊化)12g,桂枝10g,干姜12g,生麻黄10g,海藻3g,夏枯草30g,黄药子12g,僵蚕12g,甘草10g.守上方服药26剂,囊肿全消,告愈。

3.于某,女,52岁。甲状腺肿大10余年,于1996年11月13日来诊。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已10余年,因恐手术治疗而未重视诊治。近来自觉局部有堵塞感,乃来院就治,平素畏寒怕冷。查体:神清,无突眼,双侧甲状腺度肿大,质中等,皮色如常,局部无压痛,舌质淡紫,薄,脉沉细。证属阳虚寒凝,痰瘀互结,拟温阳化痰、活血散结治疗,予阳和汤加减。药用:熟地、当归、鹿角片、肉桂(后下)、麻黄、白芥子各10g,三棱、莪术各15g,大贝母、海藻、昆布各10g,炮姜5g.服药14剂,自觉局部堵塞感明显好转,但甲状腺肿大依然。上方随证加减治疗半年余,甲状腺肿大明显缩小,自觉精神好,畏寒怕冷之症亦明显好转。

按:本例患者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皮色如常,无疼痛,伴四肢困乏、面色无华、畏寒肢冷等症状,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其中局部肿胀、皮色不变、舌质淡苔薄、脉沉细符合阳和汤证。故常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甲状腺肿大,常用药物有熟地、鹿角胶、肉桂(后下)、炮姜白芥子、麻黄、海藻、昆布、大贝母、牡蛎等。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