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加减治结核性腹膜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结核性腹膜炎即“腹膜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腹膜炎症,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结核性腹膜炎即“腹膜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腹膜炎症,常由邻近器官结核直接蔓延或经淋巴血流播散引起,分渗出型和增殖型。渗出型有腹腔积液;增殖型有纤维素沉着,产生腹膜粘连,甚至引起肠梗阻。本病属中医学“劳瘵”、“腹痛”、“积聚”、“腹胀”等范畴。

【病案举例】

王某,男,19岁,1994年10月13日就诊。腹痛、腹泻、腹胀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因感冒后发热咳嗽,经治疗咳嗽消失,但仍低热,并渐感腹部隐痛呈弥漫性,每日大便2~4次质稀,继则腹部胀满,食少烦躁。诊见:面色不华,全身瘦削,体温38℃,腹壁紧张而厚,腹部柔韧感,压痛及反跳痛,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化验检查:Hb110g/,BC7.3×10L,N0.65,L0.35,血沉45mm/h;腹水检查为渗出液;尿常规、肝功、肾功未见异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胸部拍片示:右侧胸膜肥厚。全腹B超示:腹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渗出型),证属脾肾阳虚,痰湿凝聚。治以温肾助阳,利湿祛痰,方用阳和汤加味。处方:木香、鹿角胶(烊化)各12g,肉桂、白芥子、姜炭、熟地、沉香各9g,当归、生黄芪、陈皮、防己、茯苓、车前子(包煎)、鸡内金(研末冲服)、泽泻各15g,焦术30g,麻黄3g,生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以上方损益共服40剂而愈,后以蜜丸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再复发68

按:本例因失治误治,导致疾病缠绵,最终形成腹水,中医诊断为腹胀,证属脾肾阳虚,痰湿凝聚,中焦受阻,水湿内停,气机壅滞,不通则痛。故用阳和汤温阳散寒通滞,配以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加焦术、茯苓、车前子、泽泻、防己、沉香、木香、陈皮、鸡内金理气健脾,温中利水,扶正不留邪,驱邪不伤正,方证适当,痼疾获愈。应用此方加减治疗数例均收到较好的疗效,具有缩短病程、防止复发、无副作用等优点,但在病情严重时应适当配合西药抗结核治疗。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