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运动性呼吸困难、动则气短、干咳、喘憋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病变,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肺间质纤维化等。其致病原因复杂,反复感染可以加重病情发展,为肺系疾病中的疑难重症。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的记载,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中称此病为“短气”、“咳嗽”、“肺痿”、“肺胀”、“肺痹”等。
【病案举例】
刘某,女,60岁,1998年3月17日就诊。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伴气憋、发热半个月入院。咳嗽、咳痰以冬季、天气转寒时尤甚,每年持续约3个月以上。本次因受凉后致上症复作,并出现气憋、胸闷,伴发热恶寒,曾经抗感染治疗未效。入院时症见:咳嗽、呈呛咳,咳痰白稀、量少,气憋,胸闷,伴恶寒发热,呈寒热往来,无汗出,口干但不欲饮头痛,纳少,大便稀日二行,尿黄赤,舌质红,苔薄少津,脉弦滑浮数患者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用雷公藤片治疗,病情未愈。查体:胸部呈肺气肿体征,两下肺闻及湿啰音(中量),心率112次/min,律齐,颜面轻度浮肿。入院后西医予抗感染、对症处理,中药先后予和解少阳、宣肺止咳剂,清化湿热、活血通络剂,涤痰行瘀、宜畅肺气剂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于4月2日行胸部CT示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检查示弥散功能减退。西药予强的松40mg,日1次;中药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5月15日二诊:7周后患者仍胸闷,气憋,咳嗽、呈呛咳,咳白稀痰,口干咽燥,舌质暗红,苔少,脉细弦滑偏数。查体:两肺仍有中等量湿啰音。本证属阳虚痰凝血瘀,兼热伤阴津,治宜温阳化痰,行瘀养阴。选用阳和汤加味:生麻黄10g,炮姜10g,鹿角霜20g,白芥子15g,熟地20g,生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周后,患者无胸闷气憋,亦无咳嗽口干,两肺仍有少许细湿音,复查肺功能示弥散功能好转。6月5日病情好转出院,继服上方以巩固疗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