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病毒性心肌炎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奇B族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本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多见,预后大多良好,除少数迁延不愈,一般均在6~12个月内恢复。

本病病前1~3周,有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临床表现:有明显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头晕,心悸气短,胸闷或心前区疼痛,四肢发冷等,婴儿可见拒食,肢凉,凝视等。心脏听诊: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或呈胎音样,有奔马律、期前收缩、二联律或三联律,心尖部可有I~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主要导联ST段可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线检查提示心脏呈球形扩大,各房室增大。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增高。早期可从鼻咽、粪便、血液、心包液中分离出病毒,恢复期血清中该病毒相应抗体增高。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本病属中医“风温”、“心悸”、“忡”等范畴。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内损于心所致。病机则为邪毒从口鼻而人,蕴郁于肺胃,继则邪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内舍于心,导致心脉痹阻,心血运行不畅,或热毒之邪郁而化热,灼伤营阴,以致心之气阴两伤。心气不足,血行无力,血流不畅则可形成气血淤滞。肺失宣肃,或热毒灼,

津,均可内生痰邪。痰瘀互结,气血运行更涩滞不畅,心脉痹阻更甚。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心阳虚衰之重证。在本病初期,治疗原则以祛邪为主,清热解毒为大法;慢性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活血理气当贯穿疗程始终。

【病案举例】

李毅等将2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66例,对照组84例。两组之间在病种、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黄芪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用:黄芪60g,黄连10g,黄芩、黄柏各6g,山栀、连翘、葛根各10g,丹参、茯神各30g,丹皮、麦冬、生甘草各10g。加水适量煎汁,每日2次口服,同时卧床休息,吸氧。疾病初期(1~2个月内)可加蚤休30g,蒲公英、大青叶各15g;胸闷较甚加川广郁金、川芎各10g,全瓜蒌15g;心悸较重加龙齿(先煎)、灵磁石(先煎)各30g,酸枣仁10g;慢性期正虚邪存加生晒参、沙参、苦参各10g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2g,维生素E20mg,辅酶Q110m,每日3次;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g加正规胰岛素8U、10%氯化钾10mg,每日1次;二磷果糖50mg,每日1次,同时予吸氧,卧床休息。两组均以观察期病程<2个月,凡见心房扑动、颤动时,先予毛花苷C(西地兰)静脉推注,以控制心律失常为主,2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治疗组服药1个月,痊愈11例,显效67例,有效48例,无效40例,痊愈率6%;服药3个月,痊愈52例,显效56例,有效32例,无效28例,痊愈率31%;服药6个月,痊愈133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5例,痊愈率80%对照组治疗1个月,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59例,痊愈率5%;治疗3个月,痊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36例,痊愈率17%;治疗6个月,痊愈32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痊愈率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按:《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系人体正气虚弱藩篱护卫功能消减,复感受温热毒邪,内舍于心,则心悸、胸闷、气急诸症众呈,起病较急,且多重笃,与现代医学认为,由于免疫功能失调抗病能力低下,又受病毒感染所引起本病的机制义同。笔者予大剂量黄芪,补气扶正,解毒祛邪,与现代药理发现其有明显抗病毒保护心肌、调节免疫失控及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相似;黄连、黄芩、黄柏、山栀,清热解毒,泻心火,去心窍恶血毒邪,和药理分析黄连等含小檗碱,抗心律失常,并可解热、镇痛之功效相近似;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具有明显解热作用;连翘,清热解毒,长于清心火,泻心经客热,和药理认为能抑制病毒,有强心抗炎作用相同;再配活血化瘀、养心定志之丹参、丹皮,与能改善心肌缺血,调整心律,增强免疫功能,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相近;合宁心安神的茯神,清心除烦之麦冬,二药擅长治心悸,抗心律失常,寓护心之意深矣;更佐益气扶正,清热解毒的生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泻心解毒,宁心安神之功效,治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能获效收功,值得今后进一步临床施用验证。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