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点状角膜炎(单疱病毒性点状角膜炎)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此病为最常见的角膜溃疡,是当今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病变可侵及角膜各层,且相互转化,多见的典型形态为树枝状、地图状、盘状等。
其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发病机制与免疫状态有关。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聚星障”,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聚星障证,乌珠上有细颗或白色或微黄,微黄者急而变重,或联缀,或团聚,或散漫,或一同升起,或先后逐渐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六、七、八十数余其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伤及黑睛,致生翳障;或外邪入里化热;或素有肝经伏火,内外合邪,以致肝胆火炽,灼伤黑睛;或恣食肥甘厚味或煎炸之物,损伤脾胃,酿成脾胃湿热,土反侮木,熏蒸黑睛;或素体阴虚,正气不足,或患热病后,津液耗伤,以致阴津亏乏,复感风邪引起。治疗以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消肿止痛为主。
【病案举例】
刘氏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单疱病毒性点状角膜炎100例,187只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双眼87例,单眼13例。男性56例,105只眼,女性44例,8只眼,年龄在5~68岁,平均年龄39.56岁。
治疗方法:用黄连解毒汤加减,配合西药综合治疗。方药组成:黄连6g,黄芩6g,大黄4.5g,全当归15g,连翘15g,荆芥10g,刺蒺藜10g,木贼草10g,黑山栀10g。恢复期去大黄加黄芪20g,党参20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7天为1疗程同时辅以西药0.1%无环乌苷眼药水或0.1%羟苄唑眼药水与0.3%诺氟沙星眼药水每半小时交替点眼,1周后上述眼药水改为1天点4~6次,再连续使用2周左右。
治疗结果:共治愈182只眼,占97.33%,基本治愈5只眼,占2.67%。治愈天数3~21天,平均12天。
按:单疱病毒性点状角膜炎为局限于角膜上皮呈点状病损的眼病。临床症状轻,但病情易迁延,治疗上往往感到棘手。中医认为多由肺经郁热,复受风邪,风火相煽,上攻于风轮致病。黄连解毒汤加减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消肿止痛功效。方中黄连、黄芩、大黄为气味苦寒之药,泻实热,再与栀子的苦寒泄热相配合,具有强有力的泻火解毒、清湿热的功能;大黄可使邪热从大便而出,与连翘相配伍,其解毒作用更佳;荆芥、刺蒺藜、木贼草疏风热、散瘀结,有退翳明目作用。配合西药抗病毒眼药水治疗本病,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并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