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喉瘖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久病声音嘶哑为慢喉瘖,又称久瘖,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喉瘖即失音(含急、慢性喉炎,声带黏膜下出血,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肌无力,喉结核,癔病等之失音),是以声音不扬、嘶哑甚至失音为主要表现的喉病。其发病急、病程短为急喉瘖,又称暴瘖,与西医的急性喉炎类似。久病声音嘶哑为慢喉瘖,又称久瘖,与西医的慢性喉炎类似。急喉瘖多因感受风热邪毒,风火热毒蕴结于喉,经脉阻塞;或风寒外袭,寒邪凝聚于喉脉络阻滞等引起,所谓“金实不鸣”。慢喉瘖多因久病肺肾阴亏,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于喉引起,所谓“金破不鸣”。

【临床应用】

着名喉科专家田儒钦1993年5月~1994年5月期间运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风寒束表、痰饮内停而致的喉,疗效显着。共256例,均为门诊患者,辨证要点:①失音出现在风寒外感之后且为暴发。②有恶寒畏风,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之表寒证,并兼有咳嗽或气喘、痰白或清稀等肺失宣发肃降之里证③喉部检查:声带局部只出现微水肿稍增厚,而无充血、小结息肉或占位性病变等。符合以上3条者即可诊断为外寒内饮型喉瘖治疗方法:256例均用小青龙汤为主随症加味而治。方药组成:炙麻黄、五味子各5g,细辛3g,桂枝、白芍、半夏、桔梗、前胡各10,干姜、蝉蜕、木蝴蝶、甘草各6g。咽痒加炙僵蚕、地龙;鼻塞加夷、苍耳子;咳重加贝母、光杏仁。每日1剂,日服2次。全部病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7剂,平均4剂。治疗结果:256例除24例(占9.28%)因种种不同原因无法查询外,232例患者都进行了1年的随访。症状完全消失,1年内未复发者为痊愈,共214例(占83.59%);症状缓解,1年内偶有复发,但发作后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者为显效,共13例(占5.08%);服药后症状虽有一定程度改善,表证解除后改用其他方药治愈者为无效,共5例(占1.95%)

【病案举例】

张某,女,35岁,1998年8月31日初诊。1月前因感冒致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在部队卫生所使用多种抗生素不效。患者着厚衣来诊,面色晦暗无华,咽喉肿痛,声嘶不扬,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厚腻,脉缓无力。证属风寒袭肺,肺气失畅,寒湿之邪壅遏于喉。治宜散寒化湿,宣畅肺气。处方:麻黄、桂枝、干姜、半夏、桔梗、陈皮各9g,细辛3g,茯苓、白术各12g,炙甘草6g,服药3剂,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再服2剂而愈。

按:《仁斋直指方》云:“肺为声音之门”本例患者感受风寒,肺气郁闭,气机不畅,气道不通,寒湿结喉,声嘶失音。时值盛夏,仍着厚衣,形寒肢冷,面色晦暗无华,乃寒湿郁肺。上述诸症实属小青龙汤证意,随症加减而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