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手癣发生于手指侧面、屈侧、指间和掌心、掌缘等部位,皮疹常局限于单侧。常于夏季发病或加重,冬季好转。皮疹形态分为水疱型、鳞屑型、糜烂型三种类型。本病属于古医籍所称之鹅掌风的范畴。中医认为手癣的发生是因风湿热生虫,郁于手部肌肤而发,也可由接触染毒而得。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外治法。若水疱型或糜烂型继发感染者,则多属湿热,此时宜结合辨证治疗,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利湿。
【病案举例】
周某,女,32岁,1994年8月25日来诊。主诉:两手生癣已半年。症见手心、手背皮肤粗糙、皲裂、奇痒脱屑,十指已有一半灰指甲,手不能干活,入寐时加重,苦不堪言伴有心烦、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稍滑。诊为手癣。证属湿毒型内服防风通圣散加减,外用神效癣药粉(百部、斑蝥、槟榔、土槿皮、枫子肉、白及、川椒)外搽,治半年收功。随访半年未复发1。
按:癣之顽疾,属疴毒之病,神效癣药方中斑蝥辛寒有毒,攻毒蚀疮,除癣;百部、枫子肉、槟榔祛风燥湿,挖癣虫之巢穴;故用川椒、土槿皮杀虫止痒,散其疮毒,乃攻癣毒之圣方防风通圣散内服,取其热清风熄,毒清湿消。君药斑蝥之用量多则为害,局部起疱,甚则局部皮肤坏死,量少则无效。用量宜为总药量的2%,可保持疗效而无副反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