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加减治失音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二陈汤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失音

失音是由喉部肌肉或声带发生病变而引起的发音障碍叫做失音。

症状为患者说话时声调变低,声音微弱,严重时发不出声音。

【临床应用】

连荣华以二陈汤加味治疗失音1例,证属痰热互结,阴液亏损,拟用二陈汤加味以清热化痰滋阴,共服药5剂,失音完全消失而痊愈。

【病案举例】

李某,女,56岁,家庭妇女,代述:3个月前感冒愈后,突然失音,曾多方求治,服用养阴肺丸、牛黄解毒片、增效磺胺等,并输青霉素、甲硝唑1周均无效。于7月10日到学校门诊部就诊,患者咳痰量多、色黄,咽喉不利,频频用冷水漱口,但不欲咽,并不时张口大吸气,饮食欠佳,二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而干,脉滑数,查咽部微红、肿胀,声带及口腔均无恙。证属痰热互结,阴液亏损,拟用二陈汤加味以清热化痰滋阴。处方:清半夏10g,陈皮15g,茯苓10g,生甘草10g,黄芩15g,川贝母10g,前胡10g,瓜蒌皮10g,杏仁8g,桔梗8g,天花粉10g,麦冬10g3剂,水煎服。服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声音微嘶哑,已能自述病情,仍觉咽喉不利而干,咳痰明显减少、微带黄。查咽喉红肿已消,药中病,前方去黄芩,续服2剂即痊愈。

按:失音,《内经》名曰:“喑”,《医学纲目》称“喉”。本病虽为局部疾患,实与肺肾关系密切,因肺脉通会厌,而肾脉挟舌本,大抵暴暗多属实证,与肺相关。本证表虽去,但邪热入里,夹痰之阻,壅塞气道,而成痰热互结之证。肺气失于宣畅,故而失音,痰多色黄,因病情迁延,津液被灼,故咽干苔黄厚而干,脉滑数。因而用二陈汤加味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