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加减治口苦医案、配方

养生之家导读:按口苦,多责之肝胆湿热,责之胃者亦不乏其例,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病案举例】

患者,女,50岁,2007年7月19日初诊口苦2个月。2个月前即发口苦,有时午睡后尤甚,食水果后方减。近一月吹空调或电扇则双手及双上肢发凉、发麻,平素易感冒,伴头晕、口干、心烦、畏寒,两足发凉、发麻,纳可,大便每日一行,小便可。脉右弦数左细数,舌边红苔中根黄微腻。证属阴虚肝郁,湿热内蕴。治宜滋阴疏肝兼清湿热。

方用一贯煎合半夏泻心汤加味:当归10g,生地15g,枸杞子15g,北沙参10g,麦冬10g,川楝子8g,法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千姜6g,党参8g,炙甘草6g,大枣7枚,厚朴10g,乌药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月26日二诊:诉口苦大减,四肢发凉、发麻亦减,稍畏风,继以调和脾胃,益气固表收功。

按口苦,多责之肝胆湿热,责之胃者亦不乏其例。本例则属肝肾阴虚兼脾胃湿热,后者乃前者所致,即肝肾阴虚为本,脾胃湿热为标。

患者有子宫切除病史,且适逢“天癸绝之年龄,肝肾阴虚,疏泄之令不行,郁而化火,致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受损,湿热内蕴,故见口苦、头晕、口干、心烦;脾主四肢,脾胃清阳为浊邪所阻,不得输注,则见畏寒、手足发凉、发麻等症。用一贯煎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滋阴疏肝兼开降湿热,标本兼治,肝肾脾胃同调,故取良效;后以调和脾胃,益气固表收功,治病求本,章法可循。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