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本病有不同的临床特点,1979年HO将本病分为五型: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之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气虚血瘀有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弱,劳累过度,损伤心气,心气不足,胸阳不振,则动血无力,血滞心脉。其病位在心,多属本虚表实之证,故治其标,当以“通”为主,治本则以“补”为法,常用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之法。
【病案举例】
患者,女,65岁。反复心前区痛3年,加重3天。诊见:心前区隐痛,心悸,心烦,夜寐不安,每遇情绪不宁时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075mV,T波低平用一贯煎合丹参饮加减。处方:沙参、麦冬、郁金、枸杞子各15g,当归、生地黄、丹参各12g,砂仁9g,黄芪30g,大枣10g,酸枣仁20g水煎服,每天1剂。7剂后患者心前区疼痛缓解,夜睡渐酣。续进14剂,复查心电图正常。随访2月未见复发。
按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有赖于肝的功能正常与否,若肝血不足,肝失疏泄,则出现气血运行失调,精神神志功能紊乱,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烦,夜寐差。方中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安神,共奏养肝补血、除烦安神、活血通络之效8解郁;酸大枣补肝血;黄芪补气生血;丹参、砂仁郁金活血解郁;酸枣仁养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