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治尿道综合征
在儿科泌尿系疾病中,原发性遗尿、精神性尿频既是多发病,往往也是疑难病。这些病证中往往既有心神失养、心肾不交的表现,又常致患儿身心俱病,神伤阴损。甘麦大枣汤正合交通少阴、养心滋肾、以润脏躁,从而达到水火既济、上明下安,以去病于无形。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王某,女,10岁,2014年8月16日初诊。
主诉:反复尿频尿急3年余。
现病史:3年前因衣物不洁,出现尿道刺激征就诊,确诊“急性尿道感染”,经住院系统抗菌消炎治疗,症状消失,自行出院。2个月后出现尿频、尿急症状进行性加重,其间多方求治,曾运用西药系统治疗,中药方剂八正散、缩泉丸、补中益气汤等,病情未见明显改善。慕名求郑师诊治。诊见:尿频2~6次/小时,尿急不能自禁,屡湿着装,无尿痛,尿频尿急仅见于白天,紧张、劳累时症状加剧,夜睡多梦,神乏胆怯,纳少,汗多,大便不调。舌淡,苔少脉细。辅助检查:细菌培养阴性。
诊断:淋证。
西医诊断:尿道综合征。
辨证:心神失养,肾失固藏。
治法:交通少阴,养心滋肾。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
处方:炙甘草20g,浮小麦30g,大枣6枚,黄芪10g,党参10g,山药10g,升麻3g,丹参10g
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14年8月23日):尿频、尿急明显好转,尿1~2次/小时,余症已减轻。上方加益智仁8g、百合10g、芡实10g。
14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14年9月7日):症状消失,家长唯恐复发,请求根治之方。郑师书:炙甘草10g,浮小麦30g,大枣5枚。隔日1剂,水煎服。
1月后停药,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儿因正虚邪恋,病程旷日持久,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学习,家长及外界环境压力致使其“心病”,主要表现为神怯和疾病随精神状况加剧。其病在少阴,在上则心神不宁精神症状明显,在下则肾失固藏,心肾不交,故尿频尿多。陈念祖在其《金匮要略论注》对甘麦大枣汤的阐述颇为精妙:“麦者,肝之谷也;其色赤,得火色而入心;其气寒,秉水气而入肾;其味甘,具土味而归脾胃。又合甘草大枣之甘,妙能联上下水火之气而交会于中土也。”故能获效。
(张建奎、郑攀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