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治小儿夜啼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养生之家导读:甘麦大枣汤治小儿夜啼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甘麦大枣汤治小儿夜啼

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者称为夜啼多由胎热、虚寒、惊恐等所致。胎热者系孕母性情急躁,或妊娠中喜食煎炙辛辣之品,或母体脏腑失调,初生婴儿禀受胎中蕴热结于心脾,心火炽盛,躁扰不宁以致夜啼。郑师治疗胎热夜啼时以甘麦大枣汤怡悦心脾,外加黄连、灯芯、竹叶等导火清心,再加蝉蜕疏风定惊,多收良效。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曾某,男,2个月,2012年5月5日初诊。

主诉:夜间啼哭1周。

现病史:患儿足月顺产,近1周来,夜间哭闹,不思乳食,曾予消积健脾口服液等口服无好转而来诊。诊见面色红赤,唇干腹胀,3天无大便。舌尖红少津,苔薄白,指纹沉紫至气关。

诊断:夜啼。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辨证:心经积热,耗液伤津。

治法:补脾益气,清热镇惊。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

处方:甘草3g,蝉蜕3g,竹叶3g,浮小麦6g,决明子3g,灯心草2g3剂,日1剂,水煎,频服。

二诊(2012年5月8日):患儿安静,大便通,惟胃纳欠佳,再加炒谷麦芽各3g、珍珠粉0.1g(睡前冲服),再进3剂收功。

按: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心常有余。夜不安睡,耗伤营阴,扰动神明,故夜啼不安。虽无情志之伤,然心经积热,耗液伤津,致使脏腑失养而为躁,故甘麦大枣汤加蝉蜕、竹叶灯心草、决明子等甘缓和中、清心除烦、止惊安神而愈。

(张建奎、郑攀整理)

养生专题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雌黄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
汉代有炼法(《本经》)。南北朝有药汁煮制法(《雷公》)。宋代有细研,炒令褐色(《圣惠方》),研为粉(《证类》),以酽醋淺(《普本》),先打碎,研细水飞过,灰碗内铺纸渗干(《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