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中医称心痛,痰饮)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心包炎常见症状有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体重倦怠,口唇发暗等。如果病心包渗出大量积液时可能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症状。患者可出现面色发绀或苍白,甚至发生休克。慢性心包炎多数属于结核性,其次是化脓性,常见症状有心悸亢进,胸腹腔积水,呼吸不适,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心痛”“痰饮”之范畴。
心包炎处方
处方一
心包炎方1(叶氏经验方)
车前草15克,车前子15克,葶苈子12克,泽泻12克,桔梗9克,白芥子9克,全瓜蒌12克,牛蒡子9克,葶苈子15克,野菊花9克,大青叶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胸部疼痛,胸脘胀闷,咳嗽喘逆,咳痰较多。
难以平卧,心悸不眠,头晕头重,腹腔积水,下肢浮肿。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滑数。
处方二
心包炎方2(叶氏经验方)
穿心莲6克,千里光6克,金荞麦12克,板蓝根12克,鱼腥草15克,金银花6克,连翘9克,贯众9克,紫花地丁9克,芍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发热气喘,汗出较少,胸骨后疼痛,咳嗽频频,体重倦怠。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浮数。
处方三
心包炎方3(叶氏经验方)
西洋参6克,北沙参12克,全瓜蒌15克,石斛12克,七叶一枝花9克,黄芩9克,十大功劳叶9克,女贞子12克,墨旱莲9克,枸杞子9克,百合12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胸部疼痛,体重倦怠,口干咽燥,欲食冷饮,咳嗽痰少。心悸不安,五心烦热,低热盗汗,大便偏干。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处方四
心包炎方4(叶氏经验方)
毛冬青6克,丹参12克,五灵脂12克,全瓜蒌15克,延胡索9克,当归6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3克,檀香6克,陈皮6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前胸部呈针扎般的刺痛,疼痛相对固定在某一处,心悸不安。舌质偏暗紫,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或弦数。
处方五
银翘散(《温病条辨》)
金银花9克,连翘9克,桔梗9克,薄荷3克(后下),牛蒡子9克,淡竹叶6克,荆芥3克,淡豆豉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微恶风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咽痛,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浮数。
处方六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石膏30克,知母9克,人参6克,甘草6克,粳米15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多见于体力较强者,高热多汗,头晕头重,心烦易怒,颜面发红,口干欲饮冷,体内有热感,但四肢厥冷。舌质偏干,苔薄白,脉洪大。
处方七
大陷胸汤(《伤寒论》)
大黄9克,玄明粉9克,甘遂3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多见于体力较强者,胸痛剧烈,或伴有肩背部发硬。腹诊可见上腹部(特别是剑突下)发硬。
处方八
小陷胸汤(《伤寒论》)
黄连3克,半夏6克,瓜蒌仁18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胸脘痞闷,按之作痛,或胸部闷痛,或咳嗽面赤,咳黄稠痰。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处方九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葶苈子9克,大枣12枚。以上2味,先煎大枣,入水200mL,后入葶苈子,煎至100mL,去渣。一日分3次温服。
【适应证】心包炎。胸部胀满,颜面浮肿,咳逆上气,喘鸣迫塞,鼻塞流涕,呼吸困难。
处方十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桂枝9克,茯苓9克,芍药9克,桃仁9克,丹皮9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多见于体力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患者,常有头痛,肩部发硬,眩晕,颜面发赤,两脚冷感。腹诊时下腹部有抵抗与压痛感,并且伴有瘀血之各种症状。妇人无月经,月经过多或月经困难等症状。
处方十一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门冬15克,半夏9克,人参6克,粳米12克,甘草6克,大枣3枚,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多见于体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患者。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口干咽燥,手足心热,食欲不振,呕吐呃逆。舌红少苔,脉虚数。
处方十二
桂枝生姜枳实汤(《金匮要略》)
桂枝6克,枳实9克,生姜6片,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心悸亢进,胸腔积水,心下痞闷,向上冲逆,并有向上牵引疼痛之感觉。
处方十三
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瓜蒌实15克,薤白9克,半夏9克。水煎去渣,冲入黄酒10毫升,一日分2次温服。
【适应证】心包炎。胸痛彻背,不能安卧,气短痰多,色白而黏。
舌质偏暗或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或弦迟。
处方十四
橘枳生姜汤(《金匮要略》)
橘皮12克,枳实9克,生姜6片,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胸中气塞,呼吸短促,心下痞满,呕吐呃逆。
处方十五
苓甘姜味辛夏仁汤(《金匮要略》)
茯苓12克,五味子9克,细辛3克,半夏12克,杏仁12克,甘草6克,干姜6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体力比较虚弱,肢体冷感,贫血倾向,心悸气促,浮肿尿少,体重乏力,咳嗽咳痰,流稀薄鼻涕。腹诊可见腹部软弱,心窝部有振水音。
处方十六
连珠饮(日本本间枣轩医师经验方)
地黄3克,当归3克,川芎3克,芍药3克,桂枝4克,白术3克,茯苓5克,甘草2克,水煎服。
【适应证】心包炎。胸闷心悸,血虚眩晕,发热自汗,两耳鸣响,贫血乏力,下肢浮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