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黄结、小黄连、岩黄连、山大豆根。
【处方曾用名】豆根、广豆根、苦豆根、南豆根。
【来源】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心、肺、胃经。
【功用】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为治疗热毒蕴结而致咽喉肿痛的要药。用于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痈肿、癌瘤及肺热咳喘、湿热黄疸、热痢泄泻、蛇虫咬伤等。有报道称可治喉癌、膀胱癌、钩体病、子宫颈糜烂、恶性葡萄胎、银屑病、肝炎等,并能预防感冒。
【用法用量】汤剂3~6g。外用适量,煎汤含漱或研粉调敷。
【副作用】有中毒报道,中毒成分可能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或腹泻、四肢无力、心悸、胸闷;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颤抖、抽搐、全身发冷、心跳加快或减慢,甚至休克。
【解救】轻度中毒只需对症处理。重度中毒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加维生素C和山莨菪碱(654-2)静脉滴注。亦可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B静脉注射。并可运用针灸救治。
亦可用生姜、大枣、红糖各20g煎汤服。如昏迷者可给甲氯芳酯或二甲氟林肌内注射。
【孕妇儿童可以吃吗】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警示】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用。
【处方须知】①一次用量不可超过9g否则即可出现中毒;山豆根品种来源复杂,山豆根与北豆根科属来源有异,毒性亦有强弱,故必须正名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