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景岳全书》)
药物组成: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枸杞子、茯苓各9g,炙甘草6g。
功效主治:滋肾养肝益脾。治肝肾真阴不足所致腰痰痛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脉细数,
方解:本方病机乃肝肾真阴不足。故治宜滋补肝肾真阴。方中主药熟地黄补血滋肾以填补真阴;辅以山茱萸、枸杞子养肝肾,合熟地黄加强滋肾阴而补肝血;佐以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山药益脾阴滋肾固精。诸药合用,共奏滋肾养肝益脾之功效。
药理研究:升高白细胞,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压,兴奋造血功能,抗菌,利尿。其中熟地黄增强免疫,强心,利尿,降血压,抗肿瘤,降血糖,升高白细胞;枸杞子、山茱萸升高白细胞,增强吞噬和免疫功能健脑益智,降血糖。山茱萸抗菌,利尿;山药滋补,助消化,降血糖;茯苓利尿,抗菌,增强免疫,增强心肌收缩力,保肝镇静;甘草解毒,增强吞噬和免疫功能,降血脂,改善消化功能,保肝,抗炎,抗菌。
临床应用:本方为纯甘壮水之剂,适于肝肾真阴不足而火不旺的方剂。以腰疫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脉细数为据。若肺热而烦者,加麦门冬;血滞者,加牡丹皮;心热而躁者,加玄参;脾热易饥者,加白芍;肾虚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血热妄动者,加生地黄;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脾胃运化力弱者,加陈皮、砂仁;口渴甚者,加沙参、天花粉。用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孟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神经衰弱,肺结核,眩晕,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肝肾真阴不足者。
现代制剂:汤剂。
用量用法:水煎,一日一剂,于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
使用注意:因药多滋腻,脾胃运化乏力者慎用;或加陈皮、砂仁,以防伤胃。
本方歌诀:左归饮地杞山药,枣皮茯苓炙草伙,真阴不足腰痿痛,遗泄盗汗咽干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