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养生之家导读:桃仁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分别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详解。

桃仁承气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桃仁9克,当归9克,芍药9克,牡丹皮9克,大黄15克,芒硝6克。

【用法用量】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先服200毫升,得下止后服,不知再服。

【方歌速记歌诀】

桃仁承气六般施,归芍硝黄并丹皮;

下焦蓄血小腹胀,小便自利最相宜。

【功用】活血化瘀,清热通便。

【主治】温病下焦蓄血,症见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早凉,大便闭结,脉沉实者。

【方论】本方系《伤寒论》治疗下焦蓄血证之桃核承气汤衍化而来,是后世温病学家吴鞠通治温病下焦蓄血证的祛瘀通下之

名方。方中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当归、芍药(赤芍)祛瘀生新;丹皮清热凉血;大黄、芒硝通腑泻热。全方共奏清热通便,活血祛瘀之功。

【医论】热邪深入下焦血分,表现少腹胀满,按之坚硬,是热结膀胱和热结血瘀的共有特征。如何鉴别是蓄水还是蓄血所为?关键以小便利与不利为辨证要点。因为前者是结在膀胱,必然导致气化不行而表现小便不利;后者为血蓄肠中,不影响膀胱气化,故表现小便自利。程郊倩说:“热结膀胱而小便不利者,是气分受邪,小便自利者,是血分受邪。”吴氏遵之,以小便自利为蓄血的象征。而“夜热昼凉”者,是热邪伏于阴分的缘故。“大便闭”,是热与血互结大肠,并非大肠燥结而致。“脉沉实”表明邪实而正气不虚之象。根据“血实者宜决之”的原则,宜用破血下瘀的桃仁承气汤以通血分的闭结。

本方与《伤寒论》桃核承气汤两方名极易混淆。然而两方组成、主证、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均有不同。前者用于温病邪人血分,热与血结蓄于下焦之蓄血证;后者用于伤寒表不解,邪气化热人于下焦血分之蓄血证,虽同称蓄血证,但轻重缓急及感受之邪气均有区别,故本方防止辛温助热,故不取桂枝,欲通下有力,故不取甘草,更欲行瘀去热,故加人牡丹皮、芍药、当归,共收清热通下,活血逐瘀之功。

养生专题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
通天达地汤解表清里,疏散风热。用于外感发热。那么,吴廷扬通天达地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