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原方配方组成】犀角2克,生地黄15克,玄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克,连翘6克。
【用法】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日3服,每日1剂。
发热是指口温高于37.3℃或肛温高于37.6℃,或1日间的体温变动超出1.2℃时,即为发热。发热有高热(39℃以上的发热)和低热(38℃以下的发热)之分。高热主要见于各种急性传染病,如肺炎、败血症等;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如慢性肝炎、结核病、风湿病或其他结缔组织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盆腔炎等。
据《新中医》1980,增刊37:27吕奎杰报道:用本方治疗证属阴虚发热患者,多见于久病阴虚,外感邪热后阴津更伤,邪陷阴分,留恋不解。治以养阴清热为主。温热病邪入营血则用本方治疗。《浙江中医杂志》1983,(10):405陈中瑞治疗小儿高热表里兼热属热人营分,谵语欲寐者,用本方加减。《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2):30刘陶刚治疗外感发热280例,其中证属温热入营血里证者6例用本方加减治疗。
![]() |
|
---|